先入為主不是一個好習慣。在你並沒有接觸過一個人之前,因為別人的幾句話就戴了有色眼鏡會讓你無法得到正確的判斷。別人的說法帶有他們的個人情緒,你毫不思考就拿過來用,對新認識的朋友來說並不公平。何況,別人說好的未必好,別人說壞的也許隻是因為誤會。一個真誠的人更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們不會在自己接觸之前就輕易下定論。
2.克製自己內心的忌妒
每個人心中多少都有些陰暗的情緒,看到那些優秀的人,忍不住會想,如果自己也有他們一樣的成績該有多好?或者,看到那些外貌出眾、地位超群的人,也會忍不住想假如自己有他們的條件,生活會怎樣……這時候,忌妒的情緒悄然產生,在交往時,總希望能夠看到他們的缺點,下意識地期盼他們倒黴一下、丟臉一下,以取得自己內心的平衡。
隻要把忌妒局限在羨慕與小小的不平衡之間,就不是什麼大事,誰的內心沒有陰暗麵?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任由它繼續發展,否則,你的目光就會始終盯緊那個讓你忌妒的人,從此不得安寧。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和優點,要勸自己將眼光放開一點兒,你忌妒的人也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難道你連這些都要忌妒?
高情商的人選擇把忌妒心變為進取心,既然眼前有一個自己羨慕的人,就以他為目標,學習他的優點與長處,站在前麵的人未必是敵人,還可以是榜樣,以此督促自己不斷進步。
3.不要在意小的摩擦
人與人相處難免會有摩擦,性格與性格之間總會有所碰撞,磕磕碰碰在所難免。有一種小心眼兒的人經不起磕碰,一點兒小事都會讓他們記在心裏,所謂“君子報仇,3年不晚,小人記仇,10年不變”,不然人們怎麼會說不要輕易得罪小人?所謂的仇恨也許隻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在心胸狹窄的人看來,這些小事極大地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卻不想想連雞毛大的小事都能傷害的自尊是什麼高度、什麼層次呢?
對待摩擦應該有寬容的態度,他人和你產生矛盾,僅僅是因為觀念不同,不要動輒上升到自尊的高度,沒有自信的人才會整天把自尊掛在嘴邊,高情商的人從不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式的錯誤,他們懂得容忍別人的小缺點,而把著眼點放在兩個人的關係上,他們的態度也會得到對方的敬重,從而增加二人的親密度。
4.不要隨便否定他人
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內向的人常常聽到這樣的告誡:“沒事不要說重話。”“重話”,一般是指對他人不留情麵的否定,這種否定不論在當事人麵前提出,還是在背後說起,都對兩個人的關係有決定性作用:當你徹底否定了一個人,你們的關係很難再出現友好的局麵。
高智商的人不會隨便否定他人,因為每個人都有優點,你可以否定一個人的某個缺點,但否定整個人卻是一種不尊敬。何況,你對他人能了解多少?對他人有一知半解就加以否定,說明你的智商可疑、情商有限。沒有人希望交一個隨便否定他人的朋友,誰知道哪一天自己不小心做了什麼事,就被這樣的人徹底否定?
與他人交際不能完全依照個人喜好,也不能無視個人喜好。道不同,不相為謀,如果實在合不來,也不要勉強自己一定要接近誰,沒有人能和所有人做朋友,隻要記住不要因此而影響到你的接受能力,要始終以敞開的心扉對待你所遇到的一切,就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4、要樂觀,也要有清醒的頭腦
在內向者心目中,外在世界並不是隻有令他們懼怕的東西,很多時候,他們也會將外在世界想象得繽紛多彩,隻是礙於自己的性格,他們不願主動進入那個世界。等到他們足夠成熟、有了外向意識,也會試著融入其中。不過,他們總是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
當內向者終於打開心扉,嚐試進入外在世界,他們會發現外在世界雖然有陽光綠樹,同樣還有風風雨雨,有時候陰雨連綿,完全看不到陽光的影子,情緒持續低落,恨不得繼續縮回自己的“安全堡壘”。不過,他們也會在心裏告訴自己:“如果回去,不是在追求個性自由,而是在困難麵前做了逃兵。”於是,內向者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世界並不是你想象的那麼美好,但也不是那麼黑暗。內向者經常給自己消極的心理暗示,這是一個需要克服的弱點。每當麵對困難的時候,內向者還有這樣一種傾向:他們首先做的不是想辦法解決困難,而是把這種困難歸咎為外在世界,心想:如果自己始終像以前一樣生活,又怎麼會遇到這種考驗?內向者必須知道的是,困難來自外在世界,但你應該擁有對抗它的勇氣、解決它的力量。
一位老水手正在給自己的孩子們傳授海上經驗,他問孩子們:“如果有一天,你們駕船出海,遇到突來的暴風雨,這時附近沒有海港,你們會怎麼辦?”孩子們說:“當然是立即掉頭,盡量遠離風暴,保證船隻的安全!”
老水手搖著頭說:“不對,你們這樣做更危險,因為船再快,也快不過風暴,你們的做法隻會增加待在風暴圈裏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