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孤獨——封閉內心的牢籠(22)(2 / 3)

高情商的人不會壓迫自己,他們既追求出類拔萃,又崇尚自然快樂。他們的完美不是和自己對著幹,整天糾結於自己的缺點,而是加足馬力發揚自己的優點;他們不會總是盯著自己的過失不放,而是改掉那些能改的、忽略那些無所謂的。簡言之,他們不會生活在偏執的自我世界,而是一直以開朗的心境享受生命,享受人生的各種可能。

4、與人交際,通往外界的橋梁

提到交際,內向者總有隱隱約約的不適,在他們看來,交際在一定程度上等於交“計”,是一個腦力勞動。對於封閉的他們來說,很難適應他人彎彎繞繞、虛虛實實的談話方式,也很難讓自己迅速變得長袖善舞,能夠應付各種場合。

其實,內向者將交際的功利層麵想得太過嚴重。現代交際固然有“建立關係、方便事業”的一麵,但交際的本質仍然是人與人之間相互產生想要了解、想要親近的念頭。認識,是自然而然的反應;交往,是雙方對對方的認可。交際能讓生活更加豐富,有一群優秀的朋友,既能增加你的見聞,又能給你的生活帶來活力與幫助。

交際,是內向者通向外界的一座橋梁,內向者不應該對它步步提防,更不應該排斥它。多數人對待交際僅僅以“交個朋友”為目的,不會在看見他人的時候想著如何利用、如何盤算、如何榨取利益,而那些“會做人”的人,很可能隻是為人好、會處世,而不像你想的那樣整天算計別人,讓自己獲取利益。

徐立在大學時就是學校的風雲人物,老師與學生都對他讚不絕口。徐立不但成績優秀,更難得的是“少年老成、會做人”,大學剛畢業,他就被一家知名企業錄用。

徐立進入公司後勤勤懇懇,經常主動加班,很得領導器重,不到一年,他就得到了獨自做企劃的機會。為了做好這個企劃案,徐立更是勤奮調研,把每一個細節都做得完善周詳。幾個月後,這個方案在眾多方案中脫穎而出,得到總公司的批準,將在國際市場上試用。

徐立的上司首先來祝賀徐立,並代表總公司給徐立獎勵,徐立卻謙虛地給上級寫了一封郵件,說這個機會是上司給的,在研發過程中經常受到上司的指點,這筆獎勵首先應該給自己的上司,而且在工作過程中,自己得到了同事的幫助,剩下的獎勵也應該與同事們均分。

這件事之後,有不少人說徐立“會做人”、“有心計”,但徐立說:“忽略別人做的事,硬要套上‘心計’,這樣的人本身就不誠懇。其實,人與人之間沒有那麼多的盤算,誰也不是傻子,真好還是假好,時間長了,大家心裏都明白。”從此,徐立對這種評論不予回應。

徐立人如其言,一直發揚這種風格,上司對徐立的印象越來越好,一有重要的工作就想到他,就連一向不服氣的同事們也都對徐立豎起了大拇指,他在公司的威望越來越高。

徐立的話說出了交際的真理:日久見人心。你肯真心為他人著想,人們自然記得你的好;你如果隻是為了某種目的而拉攏他人,別人也會將這種拉攏當成利益交換,不會對你推心置腹。隻要意誠心正,在交際上用些手腕無可厚非。

對於內向者來說,他們最渴望的交友方式是某一天與知音不期而遇,從此高山流水、天長地久。不過,這種事可遇不可求,現實生活中,朋友要慢慢交往,人心要慢慢琢磨,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朋友才能算真朋友。內向者需要記住以下交際原則。

1.交際要順其自然

情感不能計劃,交際無法預測。你很難知道你和一個人的交情會發展到什麼程度。對於那些你有好感的人,你努力縮短與雙方的距離,卻發現欲速則不達,越著急越是沒有進展;而那些你第一眼看著沒感覺的人,接觸之後可能大為傾心,很快與對方成為至交。

與人交際既要有建立人脈網的用心,又要有順其自然的心態,你若有一顆平常心,就能在交際中始終保持好的態度和形象,讓自己越來越受歡迎。想擁有平常心,就要記住這樣一句話:是你的終歸是你的,不是你的強求也得不到。

2.控製自己的情緒,但不要壓抑自己

交際是一個平等的行為,為了保持對對方的尊重,你需要收斂自己的情緒,但是,如果對方趾高氣揚,根本不把你放在眼裏,你也不必委屈自己,非要巴結逢迎,要知道,你尋找的是平等的夥伴,而不是他人的施舍與庇佑。

在交際中,形象是一件重要的事,但不要為樹立某種形象而挖空心思,這純屬本末倒置。保持自己的本色,不逢迎、不貶低,會讓你給人留下最好的印象。

3.成熟交際沒有特殊傾向性

情商高的人在人群中不會對誰特別好,也不會對誰特別不好,他們維持著一種平衡的關係,也就是維持了所有人的自尊。你不會對所有人感興趣,也不會被所有人喜歡,但是和任何人都要維持一種禮貌關係,不需要在公共場合表達出特別的親密。

此外,與人交往不要總想著要從對方身上得到什麼。在認識一個人的時候,如果你想的是“在這個人身上我能得到某些好處”,那你收獲的可能不會是一個好友,而是單純的利益夥伴,因為別人也不傻,你是出於真心實意,還是另有目的,他們心裏自然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