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要分明
不管你與同事的私人關係如何,但如果涉及公事,你千萬不可把你們的私事和公事混為一談,否則你會把自己置於一種十分尷尬的境地。
龔豔與公司其他部門的一位主管李丹十分要好。有一天,李丹突然過來找龔豔。
龔豔很奇怪,問:“你來找我幹什麼,這可是工作時間。”
李丹說道:“龔豔,我們部門現在有個計劃,希望與某公司合作。但我在這個公司沒有熟人,所以想請你幫忙啊。”
龔豔一愣,李丹繼續說:“我知道,你和某公司的公關經理很熟,你就做個中間人吧!幫我說幾句話,事成之後,我不會虧待你的。”
龔豔一聽,感到很為難,想直接回絕,又怕李丹不高興。答應吧,她還不想把公事和私交混在一起。
於是,她對李丹說:“我是認識該公司的公關經理,不過,她這段時間在休假。我怕等她回來,你們的計劃就給耽誤了。”
李丹一聽就明白了。
龔豔又補了一句:“我聽說某公司的老板不錯,你不妨直接去找他。”
其實,龔豔的朋友並沒有去休假,她隻是不想把自己攪進去。自己與李丹不是一個部門的,插手其他部門的事,怕自己的上司不高興。再說,如果辦不成的話,反倒影響了自己和李丹的友誼。
如果你也遇到同事要求你伸出援助之手時,你可以打趣地說:“其實這件事很簡單,你一定可以應對自如的,被我的意見左右,可能不妙。”這番話是間接在提醒他:一個成功人必須獨立、自信,而且這樣也不會損及大家的情誼。
少說話,多觀察
在公司裏,人越多關係往往越複雜,對於新進的員工尤其如此,所以,在不了解情況的時候最好少說話,多觀察,不要因為一些無心的話而得罪人。人際關係是個漸進的、逐漸積累的過程,並不是可以“速成”的。如果你對別人太過熱情,反而會引起對方的猜疑。因此,先把身邊的人際關係搞清楚,再進行選擇交往,這樣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懂得“沉默是金”這個道理,不要誇誇其談,說話大方得體,理順並處理好和同事間的關係。如果你上班時間一味地閑談,反而會給人留下工作不認真、能力不佳的不良印象。
在職場上,人際關係對我們的工作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在處理和同事間的關係上要深思熟慮,有自己的觀點和見解,獨立思考,把自己的工作和同事間的相處很好地結合起來,使效率最大化。
不要總想嘴巴上占便宜
在與同事相處中,有些年輕人總想在嘴巴上占便宜。有些年輕人喜歡說別人的笑話,討人家的便宜,雖是玩笑,也絕不肯以自己吃虧而告終;有些年輕人喜歡爭辯,有理要爭理,沒理也要爭三分;有些年輕人不論國家大事,還是日常生活小事,一見對方有破綻,就死死抓住不放,非要讓別人敗下陣來不可;有些年輕人對本來就爭論不清的問題也要爭個水落石出;有些年輕人常常出擊,對方不說他,他總是先說對方……
這種喜歡在嘴巴上占便宜的年輕人,實際上是愚蠢的。他給人的感覺是太好勝,鋒芒太露,難以合作。因此,講笑話、開玩笑,有時不妨吃點虧,以示厚道。如果你什麼都想占便宜,想表現得比別人聰明,最後,往往是對方對你敬而遠之,沒人說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