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學者的大量知識都是僵死的,這些知識不是些徹頭徹尾的空話,往往是隻停留在抽象的概念上。
617富於憐憫心
在叔本華看來,對一切有生命者的憐憫,比起做幾件善事來更為必要。誰富有憐憫心,誰就不會受屈,不會受辱,就會被諒解。善良的人不會是沒有憐憫心的。而如果人是非正義的,是邪惡的,那這人一定是無憐憫心的。沒有對一切生命者的憐憫,就不可能有道德。
618與眾人結合得越緊密,就生活得越好每個人都知道,他需要的不是與眾人分離,而是與眾人結合在一起——人知道這一點,不是因為某個人對他吩咐過,而是因為他與眾人結合得越緊密,他就生活得越好;反過來說:他生活得越糟糕,他就與眾人分離得越遠。
當你感到苦惱,當你害怕他人,當你的生活發生混亂的時候,你要對自己說:讓我不去再想那些與我相關的事,我要愛所有與我相逢的人,別人都不想,隨它去吧。隻要嚐試一下這樣生活,你會看到,突然之間一切都變得有條有理,你將無所畏懼,也無所欲求。
619像愛自己一樣去愛你周圍的人
據哲學家叔本華觀察,有些人想,過著真正的生活隻有他們自己,而他們——這就是一切,至於其他的——都微不足道。這樣想的人很多。但也有一些智慧而善良的人,他們明白,其他人、甚至動物的生活就其自身來說,也像他們一樣是重要的。這樣想的人不隻是生活在單一的“自我”之中,也生活在其他人、甚至動物之中。這樣的人活得輕鬆,死得也輕鬆。當他們死去的時候,在他們身上死去的隻是他們生在自身的部分;他們那生在其他生命中的部分仍將保存。而那些隻是生活在自我中的人,則往往活得艱難,死得痛苦,因為這些人死的時候在想,他們賴以保持生命的一切都要死去了。
“用你全部的心靈、全部的靈魂和全部的理性去愛你周圍的人們。這是一個最要緊的戒條。
要件與此相類:像愛自己一樣去愛你周圍的人。”
620世間最可怕的是人的仇恨心理
可怕的不是搶劫,不是殺戮,不是死刑,搶劫是什麼呢?就是把財物從一些人手中轉移到另一個人手中。這種事過去有,將來也總會有,沒什麼可怕的。那麼死刑和殺戮是什麼呢?就是把人從生轉變為死。這種轉變過去、現在、將來都會存在,同樣也沒什麼可怕的。可怕的不是搶劫、殺戮,而是人與人之間相互憎恨的情感,可怕的是人的仇恨心理。
滴水可以注滿大桶;人亦如此,如果他任憑自己對他人發怒,即使是一點一點蓄積,仇恨也可以充滿心田。惡會回敬作惡者,正如迎風拋出的灰塵。
人得罪了你,你便對他報以大怒。事情過去了,但在你的心裏卻埋下了對這個人的仇恨,每當你想到時,便怒氣橫生。這就好比魔鬼一直站在你心靈的門前,伺機而動,一旦你心中生出對人的仇恨,他就會打開這扇門,竄入你的心靈之中,並成為你心靈的主宰。把他請出去吧。往後要小心謹慎,不要打開這扇魔鬼可能進入的門。
621憤恨永遠出於無能
一個人自視越高,就越容易對他人抱有惡意。一個人越謙遜,他就越善良,越少怒氣。
人們說,一個好人不可能不對壞人發怒。如果真是這樣,那就是說一個人隻有與他人作對才好,他也就應當越暴躁越好;但事情往往恰恰相反:一個人越好,他對別人就越溫和,越善良。
如果你受了別人欺侮,你會對這欺侮做出反應,就像狗、像牛、像馬一樣:如果欺侮你的人比你強壯,你就會逃走,否則就會吠叫,用頭去抵,或尥蹶子踢。而作為一個有理性的人,你會對別人的欺侮做出這樣的反應——對自己說:這個人欺侮了我,這是他的事;而我的事——就是做我認為好的事:做我想為自己做的事。
水深的河不會因投入一塊石頭便怒濤澎湃;人也是如此。如果一個人一旦受到欺侮便勃然大怒,那麼他就不是大河,而是小水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