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蘇格拉底指出,誰用威勢強迫我們,便是剝奪了我們的種種權利,我們因此而憎恨他。我們敬重那以理服人的人,就像對待我們的恩人一樣。隻有粗野的、沒教養的人才會訴諸暴力,而哲人不會。若要以勢力壓人,需要許多協從者;而若要以理服人,無需任何幫手。
那感覺自身有足夠的力量掌握智慧的人,不會去訴諸暴力。國家之所以使用暴力,是因為意識到它無力在必要的時候以理服人。
611培養自己善良的稟賦
人必須要發展自己善良的稟賦。自然並沒有把這種稟賦以完美的形式植入人的心中;這還隻是一種稟賦。改造自我,使自我更加美好——這就是人生的主要任務。
卡萊爾說,在你的心中有著對盡善盡美的認識,但也有著達到盡善盡美的障礙。鑒於你的這種處境——就需要努力工作,以走近完善。
與暴力水火不容的愛的學說,不僅在人為了使自己、使自己的靈魂受益方麵,在容忍惡和以善報惡方麵十分重要,其重要性還在於,惟有善才能製止惡、撲滅惡,使它無法存在下去。
真正的愛的學說是強大的,因為它可以撲滅惡,而不使其形成燎原之勢。
612靈魂的診治
靈魂的疾病就像身體的疾病一樣有其複發的時候,當我們自己痊愈的時候常常不過是一次間歇或者轉化。
靈魂的健康並不比身體的健康更有保障,無論激情多麼遙遠,被激情奪走的危險並不少於身體健康時突然患病的危險。
靈魂的缺陷猶如身體的創傷,不管我們采取什麼樣的治療方法,傷口總在那裏,並隨時有複發的危險。
醫治恐懼的藥物就是確信我們所害怕的那個東西(死亡),因為它引起生命的終結,或者愛情的終結;這是一個殘忍的醫治,但比起懷疑和恐懼症卻要甜蜜。
613真正的學說教給人們最高的善
中國的哲人孔子在談到思想的意義時是這樣說的:“真正的學說教給人們最高的善——使人洗心革麵,並達到至善的境界。為了獲得至高無上的幸福,需要使全體人民得到妥善安置。為了妥善安置全體人民,需要使家庭得到妥善安置。為了妥善安置家庭,需要使自己得到妥善安置。為了妥善安置自己,需要端正自己的心。為了端正自己的心,需要鮮明而真誠的思想。”
614與惡習鬥爭就在今天
孔子教導我們,與惡習鬥爭隻有在今天,而不能等到明天。
不考慮明天是對的;但為了不考慮明天隻有一個辦法:就是每時每刻都提醒自己,我是否完成了此日、此時、此刻應做的事。
不必去考慮未來,而隻應在現在去努力為了自己和他人,使生活變得充滿快樂。
615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養懂道理的人
康德說,我們寄希望於老師的是,他能從聽課者中間首先培養出懂道理的人,其次是有智慧的人,最後是學者。
這樣的排列是有道理的,現實中也往往如此,如果學生達不到最高的層次,他還是會從學習中得到好處的,他會成為更有經驗和更聰明的人,即使在學校裏不是,在生活中總是的。
而如果把這種排列方式反過來,那就是在學生們懂得道理之前,先掌握某種類似智慧的東西,並從學習中獲得某種外來的學問,這種學問隻是像黏合上去的,而沒有與他們生長為一體。與此同時,他們的精神、能力不僅依然同從前一樣,沒有任何長進,而且還被這種臆想的學問大大敗壞了。為什麼我們常常遇見一些看上去很少懂道理的學者(確切地說,是上過學的人),為什麼生活中從學院裏出來的腦筋怪誕的人,比任何一個階層都多,原因就在於此。
616學校的弊端
科學不屬於學校。在學校裏——充斥著無知者古板的愚鈍。科學屬於書籍,屬於個人致力於從書籍、從生活、而不是從學校獲得知識的勞動,從印刷術發明以來學校沒有保留下屬於科學的任何東西,除了黴菌。
尼.加.車爾尼雪夫斯基痛斥,學校的教學性質——就是枯燥無味的生搬硬套。就其本質來說這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在十至二十年期間年複一年地談論同一個東西,誰能不生厭呢?教師、教授們幾乎是永遠帶著厭惡的情緒從事同一件工作,為了減輕自己的煩悶,他們更用簡單的程式化替代了科學。此外,由於自己的手藝愚蠢而無聊,他們往往也變得越來越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