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州休閑農業消費者需求調查分析
學術展台
作者:張攀華
摘要:今年來農業得到了快速地對發展,新疆巴州農業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迎來了空前了空前的大發展,為了更好的了解巴州休閑農業的發展現狀,從旅遊者的需求角度和經營者的供給角度共同分析巴州休閑農業的經營狀況。本文通過分析巴州地區休閑農業發展現狀、特點、發展模式、遊客滿意度以及現存的問題。運用有關統計分析方法對巴州休閑農業的需求特征進行歸納。提出巴州休閑農業發展的策略,為巴州休閑農業的開發、規劃、合理布局提供思路,從而提高巴州休閑農業的吸引力與區域影響力,促進巴州農業的發展。
關鍵詞:巴州;休閑農業;發展現狀;消費者需求
1.被調查者基本特征
分析旅遊者的構成,遊客偏好,旅遊動機,旅遊消費等,探求休閑農業目前存在問題,課題組選取庫爾勒市、尉犁縣、博湖縣、焉耆縣、輪台縣、和靜縣這幾個城市,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采用實地問卷調查和現場訪談法,隨機選取了160位遊客進行調查,收回有效問卷147份,有效率達91.87%,抽樣調查有效,並對問卷進行了科學帥選和統計分析。
1.1性別年齡及學曆情況
參與休閑農業旅遊活動的客源年齡主要集中在16-65之間,可以看出,以中青年為主,高中以上學曆遊客占遊客總人數的71.9%,這為休閑農業旅遊客源細分提供了依據,參加休閑農業的學曆底的旅遊者大多是小學生等未成年人,究其原因主要是高學曆者有穩定的收入,他們大多居住在城市,對民間田園生活較感興趣,在周末閑暇時間參與休閑農業活動之中,回歸自然享受田園靜謐的生活。
1.2調查者的民族情況
在147名遊客中漢族占80%,原因大致分析為兩個:1.漢族城鎮居民希望了解體驗其他少數民族獨特地風俗文化;2.部分漢族遊客來自疆外,對新疆少數民族風情十分感興趣。
1.3客源分布
盡管現代的交通工具十分發達,但是距離仍然是影響旅遊的主要因素。休閑農業也不例外,並且與其它旅遊形式相比,距離因素對休閑農業的影響更大。因為休閑農業距離越長,人們受時間的限製,產生的阻力就越大。巴州農業遊客主要來自新疆境內,疆外遊客以南方城市居多。據調查,新疆境內遊客在所有的休閑農業參與者中占81%,其他各省的遊客僅占19%左右。
1.4業與收入水平職
從職業看,巴州休閑農業的遊客主要是企事業單位職工、退休人員與學生,占調查總人數的77%。近年來針對銀發市場開展的田園風光康健遊非常適合老年人,因為他們有經濟條件和足夠的時間參與到這類旅遊項目之中,具有天然河流、湖泊、森林等優勢自然資源的區域可以利用體驗經濟的理念作為指導,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針對離退休人員的特點,開發符合老年人需求的特色休閑農業產品。
2.旅遊動機
通過對休閑農業遊客所作的抽樣調查來看,休閑農業遊客各種旅遊動機比例差異比較明顯,三分之一遊客的旅遊動機是娛樂采摘,其次是休閑度假、體驗民風民俗、遊覽田園風光,這四類遊客旅遊動機比例占了總數的83%,而考察調查、醫療保健、探親訪友、購買農產品所占比例較低。
3.旅遊項目偏好
人們在進行旅遊決策的過程中,不僅要受到感知環境的影響,還要受個人的性格、興趣、愛好等差異的影響。這種個體差異性稱作旅遊偏好,可以從年齡、職業、學曆、族別四方麵去分析。從年齡上看,16歲以下的遊客大多對田園風光、現代農業設施與技術敢教興趣,對傳統文化缺乏熱情,適宜於發展農業科技文化教育遊。16-40歲的青年人喜歡民風民俗、地方小吃、特色節日、特色民居,他們追求知識,認識文化藝術,喜歡地方飲食特色小吃,愛好攝影。36-65歲的遊客對無公害綠色農家食品感興趣。65歲以上的參與者對民間養生偏方、田園農業傳統工具非常偏愛。從職業來看,學生、企事業單位人員對地方小吃,特色民居、現代農業最有熱情。從學曆上看受高等教育的遊客喜歡了解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節慶活動,總是追蹤溯源地了解各種文化現象和曆史背景。受初級教育的遊客以遊覽田園風光觀光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