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運動處方在全民健身中的應用(2 / 2)

(三)掌握適當的運動持續時間

要達到理想的健身效果,在健身鍛煉時就必須達到一定的運動量(運動量=運動強度×運動時間),才能使機體得到有效的刺激。有氧健身運動可選自15分-60分鍾,其中達到適宜心率的時間須在5分鍾以上。一般來說,健康成年人宜采用中等強度較長時間的運動,體力弱而時間充裕的人可采用小強度長時間的配合。

(四)把握合理的運動頻度

運動頻度指每周鍛煉的次數。國內外學者研究表明,每周安排3~5次運動,間歇進行,即可取得最佳的健身效果。應該注意的是,必須嚴格地按照規定的日期和時間堅持進行健身鍛煉,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更不能想練就多練一會兒,不想練就少練一會兒,這樣就不能達到應有的健身效果。

四、編製運動處方的程序

編製運動處方要做到如下幾步:

(一)首先要了解健身者的基本狀況,包括性別、年齡、病史、參加鍛煉的情況等,並對其健康狀況作出判斷,這是製定運動處方的重要依據之一。

(二)要對健身者的運動負荷與體能作出測定。運動負荷的製定是對其身體承受運動的能力的檢測與評價。通常采用心率、最大吸氧量等機能指標。

(三)具體運動處方的製定與實施。根據已得到的檢測結果,依據科學健身的基本原則,為健身者包括鍛煉內容、強度、時間、頻度等在內的健身方案。

(四)對身體形態、機能及素質的再測試分析。一個運動處方在實施一段時間後,要再通過身體檢查和診斷,以檢驗該運動處方是否有效,同時為重新修訂運動處方提供依據,使之更符合該鍛煉的實際要求。運動處方的製定應該是一個反複修改、不斷優化、使之日臻完善的過程。

五、小結

運動處方健身形式正以其科學性強、針對性強、係統性強等特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它與《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根本宗旨、方針、任務相得益彰,能適應社會的發展,滿足人們健身的需求,並能使體育與衛生工作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正如林笑峰先生所述“運動處方的研製和應用,是體育科學化前沿領域對由自然體育向現代科學體育轉化起決定性作用的環節”,它必將對促進全民健身運動的科學實施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作者單位:廣州體育學院)

參考文獻:

[1]王正珍.運動處方的概念及組成[J].中國社區醫師.2009(16).

[2]馬衛平.健身方法導引[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0:33-41.

[3]陳文欽.運動處方研究現狀探析[J].企業家天地.2011(03).

[4]李樹怡.90年代我國群眾體育發展特點和發展目標的研究結果分析[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996,11(3):102-103.

[5]劉燦模.論運動處方及其應用[J].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10(05).

[6]傅力.運動與脂肪代謝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學,1997,16(1):16-18.

[7]朱稼霈,王曉強,榮湘江.兒童青少年單純性肥胖運動減肥機製及運動處方的研究[J].中國康複醫學雜誌.2007(06).

[8]燕好軍.運動對性激素及骨質疏鬆症的影響[J].中國運動醫學誌,1997,16(4):75-77.

[9]KennethHcooper健身秘訣[M].胡大一編譯,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8:28–30.

[10]日本體育科學.日本健身運動處方[M].呂帆編譯北京:人民體育出版,1980:162–173.

[11]王和平.全民健身運動指南[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4: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