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業餘田徑訓練中常見的運動損傷及預防措施(2 / 2)

2.4運動負荷過大身體疲勞

運動負荷過大或局部負荷過重時,機體的警覺性和靈活性下降,肌肉力量減少,動作的準備性和身體協調性顯著下降,同時個體的注意力減退,反應比較遲鈍,如果此時參加劇烈運動或練習較難的動作,就可能發生損傷。

3.田徑項目中常見運動損傷的預防

3.1競賽類項目

3.1.1短跑。短跑常見的外傷有大腿後部屈肌拉傷、足踝腱鞘炎、跟腱纖維撕裂、斷裂或跟腱腱圍炎。在短跑中小腿受傷也較常見,而髂骨前上棘的斷裂、踝關節與膝關節扭傷多是賽跑時急停引起的。

3.1.2中長跑。中長跑外傷較少,腓腸肌受傷最常見,膝、踝關節的重要損傷,極易引起慢性損傷。中長跑可以出現過度緊張現象。下肢訓練過多,有時可出現脛腓骨疲勞性骨膜炎或骨折。

3.1.3預防措施。要建立良好的心理狀態,掌握正確的跑類項目技術動作,在訓練或比賽前做好準備活動,加強腿部肌肉力量的練習,采用多種訓練的方式以提高訓練程度。

3.2田賽類項目

3.2.1跳躍類項目

跳高:最常見的外傷是踝關節韌帶損傷或骨折、足跟挫傷、膝關節的韌帶與半月板損傷、前臂骨折及肩部挫傷及下肢肌肉拉傷,也可發生脊柱損傷;預防措施:海綿包應厚、軟,要放平無間隙,助跑區域要平整。跳高要掌握正確的助跑起跳技術,先學騰空及轉身姿勢。訓練時注意力集中,同時防止過度疲勞訓練。另外應加強踝、膝的力量練習。

跳遠、三級跳遠:最常見的外傷常見於腰、膝、踝及足部損傷,極易發生跟骨炎。預防措施:做好準備運動,包括各種專門跳法的輔助練習。掌握正確技術動作,學習三級跳時不做長距離的和高速度的助跑。避免助跑的跑道過硬或技術不良。訓練中防止疲勞及精神不集中,同時加強下肢力量。

3.2.2投擲項目

鐵餅、鉛球:鐵餅運動員在擲鐵餅時,經常需要在膝半蹲位置支撐扭轉用力,因而最易發生的創傷是髕內軟骨病,髕腱捩傷及伸膝腱膜炎。常見的有二、三、四指,掌關節扭傷,以及肩關節韌帶、肘關節內側軟組織拉傷,另外,腰部肌肉韌帶,右大腿後群肌容易拉傷。預防措施:加強訓練的組織方法,技術的講解和準備活動,是預防此類創傷的主要措施。

標槍:投擲標槍對肩、肘、腰、膝的要求很高。較易發生肩關節、肘關節、膝關節及腰部損傷。肩、肘、腰、腿在投出時未呈反弓形而導致肩袖傷、付內側副韌帶、肌肉的捩傷,肘的骨關節病(投擲肘)最常見。助跑末,一腿突然製動,使髕骨的軟骨與股骨反複撞擊或肌肉反複牽扯導致髕骨軟骨病或伸膝腱膜炎等膝傷。預防措施:加強全麵身體素質訓練,正確掌握投擲技術動作,特別最後出手動作加強各關節的韌帶、力量、靈活練習。投擲前準備活動要充分。

4.運動損傷後的恢複訓練

運動損傷後要注意安排恢複訓練。在損傷後過早地參加訓練,反複牽扯會使肌肉負荷加重,不但影響正常恢複,還會造成新的損傷。此時教練員要根據運動員的年齡,運動損傷程度及部位進行傷後恢複。在日常訓練、比賽中教練員要加強對青少年運動員預防和處理運動損傷的教育,使學生深入充分認識運動損傷發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性。教師或教練員本身應注重提高對運動損傷方麵的研究,積極避免人為因素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損傷。要科學地組織和開展日常教學、訓練和比賽工作,督促學生認真做好準備活動、掌握動作要領、盡快糾正錯誤技術動作,加強對場地器械的安全檢查,將運動損傷的發生率減到最低。(作者單位:貴州財經大學體育工作部)

參考文獻:

[1]田麥久.運動訓練科學化探索[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