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電視招聘節目對大學生就業觀的影響
學術展台
作者:滿博
摘要:近年來,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日益突出,電視招聘節目在這種背景下作為一種新事物應運而生,受到了大學生群體的廣泛關注。針對電視招聘節目,大學生應能將其和傳統招聘形式進行理性分析對比,從而把握電視招聘節目對大學生就業觀的有利影響,使其更好為麵臨就業問題的大學生服務。
關鍵詞:電視招聘節目;大學生;就業觀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問題越來越難,為社會和諧帶來諸多不穩定因素,已經成為亟需社會各界共同努力解決的問題。電視招聘類節目在這種社會背景下悄然興起,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也給大學生帶來了更多的需要理性麵對和思考的問題。
一、電視招聘節目產生的背景
電視招聘節目的主題顧名思義,就是關注當下大學生就業難這一社會熱點問題。因為就業問題日益突出,大學生越來越認識到需要全方位完善自己各方麵的能力,使自己具備更強的競爭力被招聘企業接受。於是他們開始努力尋求各種途徑來學習完善自己,為自己加分。電視招聘節目就是在這種情勢下應運而生。大學生群體極其關注這類電視節目,他們能通過這類節目中學習應聘者的優點,學會如何展示自己才華,同時節目中招聘人員的成功經驗和失敗經曆也對大學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心理谘詢師也給了大學生許多的指導性意見和建議。因為電視招聘節目緊跟社會熱點問題、節目形式新穎,同時具有指導性意義,所以該類電視節目更易被大學生接受。
二、電視招聘節目的人員設置
電視招聘節目的人員組成主要有四種:主持人、招聘企業老板或企業代表、應聘的選手以及心理谘詢師。主持人在整個節目中起著引導作用,既要學會傾聽他人,也要引導他人去說話,從而幫助應聘者、招聘者和心理谘詢師三者完成交流對話。招聘企業老板或代表多為其所屬行業精英,職場技能過硬,職場經驗豐富,他們既是招聘者,同時也可給應聘者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應聘選手多為剛畢業的大學生或者是有一定工作經曆的社會人士。心理谘詢師在整個節目中的立場是中立的,他會客觀地根據應聘者的現場表現給其提出建議,同時也給招聘者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三、電視招聘節目和傳統招聘形式的優劣對比
傳統的招聘形式主要以招聘會、學校發布招聘信息以及親人朋友提供招聘機會為主,後來發展到網絡提供招聘信息,直至今日又增加了電視招聘節目這一新形式。與傳統的招聘形式相比這一新興事物有優勢也有劣勢。
優勢:1、焦點清晰。電視招聘節目關注的是大學生就業擇業問題。2、流程少。通過電視招聘節目實現了應聘者和招聘單位的直接對話,省去了遞交簡曆、資格審核等環節。3、關注度高。電視招聘節目無論是目標設置還是內容設置都緊緊追隨社會熱點問題,自然就會引起較高的社會關注度,從而吸引越來越多的用人單位參與其中,最終受益者也是應聘者。
劣勢:1、與傳統招聘相比。電視招聘節目的成功率較低,信息來源的可靠性也比不過傳統的招聘形式。2、換言之就是電視招聘節目的真實性還存在一些質疑:招聘人員、應聘者和節目製作組的真實目的是為招聘、求職還是作秀盈利等等。
四、電視招聘節目對大學生就業觀的有利影響
在關注和分析這些電視招聘節目的同時,作為將麵臨擇業就業難題的大學生也要懂得對電視招聘節目去粗取精,辯證對待,思考能從中學習到什麼。節目對大學生就業觀念有什麼樣的有利影響也是值得我們探討的。
1、有利於幫助大學生準確進行自我定位,客觀評價自己的能力。
不能對自己進行準確的定位,是造成大學生就業擇業難的主要原因。但是對於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來說,如何準確自我定位也是一大難題。大學生往往是憑借一些外在條件,如學曆等,來粗略判斷自己所需職位、所適薪酬。但卻不知即便是同等學曆,個人能力素養也各不相同。知識儲備固然重要,能力也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