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的構建探析
學術展台
作者:嶽強
摘要:全民健身計劃已經在我國實施了多年,國內群眾體育的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具有中國特色的群眾體育初具規模。本文將簡要談談我國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的構建。
關鍵詞: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構建
2011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作為一個正式的、官方的概念提出,隨著相關政策法規的頒布實施,我國全民健身活動將會取得有目共睹的成就,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構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已成為學術界的共識,構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既是構建社會公共服務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的主要組成部分。但如何有效地構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解決廣大人們群眾體育健身需求的問題,是當前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焦點,也是體育學術界研究的重點、難點。要有效的構建全民公共健身體係,優先要明確其概念,特點和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的概念
1.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的含義
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建立的目的是為了滿足公眾對健身的需要。其常見形式有體育醫療、康複、培訓、表演等服務和場地設施、政策法規、信息和科研服務等。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是指一個能夠有效地滿足廣大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健身需求,並確保其得到充分實現的以“政府領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投資興辦的以公共體育場地設施
為支撐的、覆蓋全社會的公益性體育組織網絡、群眾性體育活動、公益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體育健身指導以及體育信息服務的保障係統。全民健身服務體係是在構建新興服務型政府的大背景下所提出的,相對之前的一些概念,其更明確的指出了我國在開展全民健身事業中的職能與發展方向。
2.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的特點
全民公共體係具有全民性、服務性、公益性、多樣性和民本性等特點。所謂全民性指的是:全體民眾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的服務對象,其建立是為了保障每個民眾都能享有的基本體育權利,為了滿足民眾的基本的本健身需求。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的構建要保證公民健身參與的均等化,促進社會公正。服務性是指: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的存在意義是為了滿足公眾健身的需求,相關要使他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其構建是由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所構成,創造一切有利條件,最大限度的民眾對健身的需求。公益性質的是:全民公共健身體係是為全社會提供服務、非營利的公益事業。因此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的構建與運行要遵循公益的原則,隸屬於我國新型服務型政府體係的範疇,要創造一切有利條件保證其社會效益的最大化,滿足公眾的需求。多樣性指的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針對人民群眾對健身的不同需求,為民眾提供的服務是多種多樣的,既包括物質需求也包括精神需要。民本性說的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的構建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要進行科學、合理的布局,立足於社區,盡最大可能的滿足人民群眾不同種類的健身需要。
二、我國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構建實踐中存在問題
1.概念不明確,重視程度不夠
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構建的理論研究、實踐研究及服務創新體係研究滯後,對構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發展戰略的認識模糊不清,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構建的運行機製在人們的頭腦中還沒有形成正確的概念。盡管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在實踐上是客觀存在的,但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的構建不完善,政府對構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支持的公共財政投入不足,特別是在公共財政投入製度建設觀念上並沒有引起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
2.缺乏必要的保障體係和統領機製
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的構建效果不佳,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體係、理論支持體係、技術支持體係、環境支持體係及體製保障體係、機製保障體係、法律法規保障體係的支持,沒有按照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構建應有程序和係統化的發展路徑運行。受傳統體育體製的製約,企業、個人和體育社會團體等對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構建的介入非常有限,以“政府為主導、社會參與和市場運作”的多元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主體尚未形成,並且各運行主導之間缺少一個協調配合的統領機製。
3.缺乏實踐探索,沒有發展經驗
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建設還沒有納入社會公共服務體係建設的視野和範圍,缺少實證經驗研究的發展路徑,尚無力指導公共服務體係構建的能力。因此,基於我國廣大人民群眾對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構建的廣泛需求以及對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構建的實踐探索,使得對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構建的研究迫在眉睫,亟待構建一個前瞻性、創新性和係統性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