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國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的構建探析(2 / 2)

三、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結構構建與發展

1.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結構構建的前提與核心

構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的基本前提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務

體係的本質,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的本質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的健身需要而存在的,這些相關的要素之間互相影響和製約,共同構架了整個體係,也維係著整個體係的整體功能的發揮。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結構的核心是人民群眾健身的需求,滿足群眾需要的服務要素分為兩類:支持類和保障類服務要素。支持類服務要素是滿足人民健身直接需求的,保障類要素,包括政策的法規、監督額反饋和績效的評價等。

2.構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的指導思想

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構建的指導思想是,在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思想指導下,建立起一套符合中國國情的、科學合理、運行有序及係統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以滿足人民群眾對健身活動的需要。

3.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發展的理論支持

必須改變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理論研究為實踐服務滯後的局麵,加強理論研究對實踐研究服務的政府政策扶持,發揮政府政策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構建中的重要作用。首先是政府政策扶持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構建的科技發展戰略與規劃,如何實現公平、公正、共享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構建中的體育科技資源的合理配置。其次是如何完善政府財政對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構建科技投入績效評價製度,拓展與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構建的科技成果轉化的運行機製。要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構建的科技成果轉化製度,實現國家公共財政支持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構建的科技成果轉化的運行模式,充分發揮知識產權製度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構建中的作用,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的構建服務。

4.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研究取得的創新與突破

4.1.在健全平衡城鄉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方麵

1995年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第一條明確規定了“國家推行全民健身計劃”的戰略任務。1995年國務院頒布的《全民健身計劃綱要》中確定“全民健身計劃以全國人民為實施對象,以青少年和兒童為重點”。2002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體育工作的意見》中提出“大力推進全民健身計劃,構建多元化體育服務體係”,並明確確定“青少年體育以學校為重點,農村體育以鄉鎮為重點,城市體育以社區為重點,軍隊體育以連隊為重點”的戰略任務。2011年國務院頒布實施的《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年)》中明確提出了“到2015年,城鄉居民體育健身意識進一步增強,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顯著增加,身體素質明顯提高,形成覆蓋城鄉比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

4.2.在構建完善的城市社區體育公共服務體係方麵

國務院在2011年2月頒布的《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年》中鮮明地指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將城市社區體育工作作為社區建設的基本內容,統籌規劃,加大投入,以城市街道和居住社區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為重點,不斷改善社區居民體育健身環境和條件,提供基本公共服務。”要完成新一輪《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年》提出的這些目標任務,必須加強對構建完善城市社區體育公共服務體係的研究,為帶動城鄉結合部和農村體育公共服務體係的構建提供理論支撐。(作者單位:綿陽師範學院體育與健康教育學院)

參考文獻

[1]鄭旗,常乃軍,李俊明.中西部地區城鎮居民健身服務體係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7,22(1)

[2]陳新生,楚繼軍,王寶珠.我國城市社區休閑體育公共服務體係的結構與運行機製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35(10)

[3]王波,李慧明.論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務體係的概念與結構[J].體育科學,2011,31(2)

[4]湯際瀾,徐堅,郭權.全民健身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的模式選擇和路徑探索[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4(5)

[5]劉漢生.農村體育健身工程之法律視角解讀[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1,37(6):15-17.

[6]國家體育總局群眾體育司.“十一五”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實施情況[N].中國體育報,201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