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學生入黨動機偏差的原因及對策分析(1 / 2)

學生入黨動機偏差的原因及對策分析

學術展台

作者:張新華

摘要:學生入黨動機的主流是積極端正的,但也有部分學生入黨動機出現了偏差。本文分析出現偏差的多方麵原因,積極探尋對策,通過加強網絡陣地建設,加強入黨動機教育,加強隊伍規範化管理,加強服務意識和奉獻精神的培養,端正學生的入黨動機。

關鍵詞:入黨動機;偏差;對策分析

入黨動機是一個人渴望入黨的真實想法,是爭取入黨的內在驅動力,直接關係到入黨目標達成後的行為方式和價值取向。爭取入黨,最先要解決為什麼入黨的問題,也就是要樹立正確的人黨動機。目前學校已經成為向黨輸送新鮮血液的堅實基地,學生黨員的質量,直接與黨的建設工作悉悉相關。因此,端正學生的入黨動機,提高學生黨員隊伍的組織建設水平,會關係到中國共產黨黨員隊伍的純潔性和黨組織的戰鬥力。

一、入黨動機出現偏差的表現。

當前,學生的入黨動機呈現出多元化趨勢,應該肯定的是當前學生入黨動機的主流是積極端正的,將入黨作為崇高政治信仰和追求目標,懷著對黨忠誠的感情,具有很強的社會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有較高的政治覺悟、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將加入中國共產黨作為自己的崇高政治信仰和追求目標。但是,也有部分學生的入黨動機出現了偏差,主要表現如下:

(一)“入黨是個榮譽”。有的學生認為“是因為覺得入黨是一種榮譽,這可以讓自己在政治上鍍金,可以增光添彩”,他們認為“共產黨員”這一稱號是榮譽的象征,入黨後“臉上有光”,他們申請入黨的要求很迫切,但對黨的認識有表麵化的傾向,對黨的熱愛之情也淡薄。

(二)“入黨好找工作”。有的學生認為“入黨為了以後更好地找工作”,不同程度地體現著實用主義的價值取向,其功利性的目的非常明確,把入黨打造擇業就業競爭資本的功能性手段,把入黨當做是一件有利可圖的事情,將入黨與其職業生涯掛鉤。他們的入黨動機是把組織上的入黨作為目的,迫切要求進步,但一旦入了黨,就對自己放鬆要求。

(三)“我爸媽讓我積極入黨”。有的學生申請入黨隻是因為“家裏要求”,更多地是遵從家庭的意願。有些學生本人的入黨意願不怎麼強烈,但在父母的規勸甚至壓力之下,被動地遞交了入黨申請。他們是“為了給家人爭光”,在入黨問題上缺乏恒心和毅力,他們缺乏自主精神和內在積極性。

(四)“別人寫我也寫”。有的學生是“別人寫我也寫,否則太落後”,這些學生學生申請入黨是因為其他同學都要求入黨,自己不申請就是自甘落後,在從眾心理的驅使下遞交入黨申請。他們沒有自己的思想,沒有明確的入黨動機,也沒想過能為黨組織貢獻什麼,往往缺少政治上獨立思考的意識或缺少思考的能力。

二、入黨動機偏差的原因分析

伴隨著全球化和社會轉型進程的加快,學生黨員的人生觀、價值觀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部分學生的入黨動機發生了偏差。造成偏差的原因是社會因素、就業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和個人認知因素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具體分析如下:

(一)社會因素。經濟全球化也伴隨著政治全球化,不同生產方式、消費方式、價值觀念相互碰撞,相互滲透,學生正處於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過程中,人生經驗不多、知識麵不廣、辨別是非能力有限,國內外複雜的政治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員們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學生的價值取向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同時,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互聯網作為信息傳播新的媒體對學生的生活、學習、思想等方麵起著越來越廣泛的影響。

(二)就業因素。在當前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下,學校擴招的影響下,社會對畢業生的要求越來越高,學生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大,在就業壓力吃緊的形勢下,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要求不僅要學習成績好、工作能力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和綜合素質也非常重視,學生黨員無形中成為某些用人單位青睞的關鍵條件,因此部分學生在校期間就表現出了更強烈的入黨意識,以便於畢業時增加擇業競爭的砝碼。

(三)家庭因素。家長望子成龍,也表現在了對待孩子入黨的態度上,某些家長的思想出現偏差,認為“其他孩子能入黨,我的孩子也必須要入黨”。或者認為孩子人黨可以在就業中增加競爭砝碼,為家族增添榮耀。家長有時候還告訴孩子“把同學關係搞好,多接近老師,不行送點禮”等諸類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