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民族院校風景園林專業發展路徑探討(2 / 3)

3.民族院校風景園林專業的發展思路

西南民族大學是一所綜合性民族高等學校,也是第一個開設風景園林專業的民族院校。由於風景園林專業辦學時間短,在借鑒其他院校、學科的發展經驗和現有成果的基礎上,結合民族院校自身的特色,從以下幾個方麵提風景園林專業的發展思路。

3.1明確專業發展的學科基礎

風景園林是一門涉及建築規劃、人文藝術、環境生態等多個學科領域的應用型學科。目前,開設風景園林專業的院校主要分布在建築規劃類院校、農林類院校和藝術類院校,建築類院校具有較強的工科特色,擅長形態空間塑造及工程技術處理;農林類院校具有觀賞植物類和生態類學科的優勢,擅長植物的綜合應用;藝術類院校具有深厚的美學基礎和藝術創新,擅長景觀環境形象塑造。不同的學科基礎體現了該專業的多樣性,各類院校也形成自己的定位和不同的辦學特色[4][5]。西南民族大學風景園林專業則是依托已開設多年的建築學和城鄉規劃專業,以建築學科教育為基礎,以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係列課程為主幹線,風景園林理論和主要相關領域知識為重點,以形成較為穩定、有特色的學科體係。

3.2準確定位專業建設目標

立足學校“二為”辦學方針,根據學院“教學、科研與社會服務相結合,實踐、創新與規劃設計相結合,傳統、現代與民族特色相結合”的辦學思路和“教學立院、質量興院、服務促院、科研強院”的辦學理念,風景園林專業辦學堅持“厚基礎、強實踐、顯特色”的基本思路,以培養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綜合分析能力,能夠從事風景名勝區規劃、城鄉綠化、城鄉規劃、環境和生態保護、旅遊發展、建築設計等各類風景園林工程和技術管理工作,並參與自然與曆史文化遺產保護、旅遊區開發、房地產策劃、城鄉環境綜合整治以及相關政策法規研究等方麵工作,為民族地區和少數民族服務的風景園林學科高級專門人才為根本任務。力求把我校的風景園林專業建設成為西南少數民族地區重要的風景園林人才培養基地。

3.3努力形成專業建設特色

特色建設是專業發展的生命線。發揮自身優勢、整合學術資源、形成符合高校自身特點和優勢的高等教育特色專業將成為未來教育部重點鼓勵、扶持的專業建設方向[6]。因此,風景園林專業建設應結合西南民族大學的學科優勢和地域優勢,努力形成建設具有民族特色和地緣特色的發展方向。

(1)特色課程設置

風景園林專業充分利用我校的民族學的學科優勢,以及在民族建築規劃和環境藝術方麵形成的辦學特色,在滿足教育部頒布核心課程的前提下,教學課程中設置民族建築設計、民族建築概論、少數民族聚落保護規劃等體現民族特色,突出地域文化等特色課程;在部分課程的教學內容上,也在強化民族特色,比如在園林史的教學中加強了民族園林是內容,在二年級的建築設計中進行了民俗文化中心的設計,加強了學生特色課程的理解。

(2)實踐教學特色

風景園林專業充分重視實踐環節和理論教學的緊密配合,在實踐教學方麵充分強化為民族地區服務的辦學宗旨。比如在風景園林認識實習中加入了民族園林參觀的環節,在測繪實習中針對民族地區聚落景觀、民族景觀建築進行測繪調研;依托我校“青藏高原實踐基地”,在藏、羌等少數民族地區建立體現民族地區特色的園林植物教學實習基地和訓練基地。促進民族地區城鎮景觀建設和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為民族文化藝術創新實踐研發基地的發展壯大提供應有的支撐和努力。

(3)教師特色科研

風景園林專業強調通過教師科研活動來推動和促進教學。學院確定了“產、學、研”一體化的發展方針,每位教師確定了在不同民族領域的研究方向,立足我校在西南地區的地域優勢,依托“西南民族地區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研究所”和“西南民族建築規劃研究所”兩個設計研究機構,努力提高教師的科研學術水平,為少數民族地區提高科研和技術服務,促進科研與教學的結合和教育質量的提高。

3.4科學構建課程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