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建構高校校園文化活動品牌的探索與思考(1 / 3)

建構高校校園文化活動品牌的探索與思考

學術展台

作者:王世發 田欣

摘要:高校校園文化活動品牌是彰顯校園文化特色、實現校園文化創新、發揮校園文化功能、提升學校發展內涵、增強學校競爭實力的有效手段,如何建構高校校園文化活動品牌已引起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本文從高校校園文化活動品牌建構的現實積弊分析入手,提出了建構高校校園文化活動品牌的基本原則和實踐策略。

關鍵詞:校園文化;活動品牌;建構策略

校園文化活動品牌是展現校園文化特色的重要載體和有效實現形式,著力建構富有校園文化內涵的品牌活動,是促進師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協調發展、堅定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措施,是彰顯校園文化特色、實現校園文化創新、發揮校園文化功能、提升學校發展內涵、增強學校競爭實力的有效手段。盡管目前建構高校校園文化活動品牌已引起業內人事的廣泛關注,但在校園文化活動品牌建構的實踐中存在諸多積弊,須依照建構原則,強化意識、科學規劃、有效管理、揚長避短。

一、當下高校校園文化活動品牌建構實踐的現存積弊

高校校園文化活動品牌建構日益被關注,但由於高校合並組建、經濟全球化、社會轉型和高教改革等因素的影響,以及社會對校園的的侵染,關於高校校園文化活動品牌的建構,還存在著諸多問題。

(一)重模仿輕創新

隨著網絡在全社會的普及與發展,學校間的信息交流更加流暢,以至於許多院校在校園文化活動品牌建構上,簡單模仿其他高校的活動載體,沒有充分融合自身地域文化特色和辦學曆史特點,形成自己的特色,造成了重模仿輕創新的局麵,使參與者失去參加活動的興趣。

(二)重形式輕內涵

一些高校校園文化活動品牌建構上過於注重淺表的文化建設,忽視了校園文化活動品牌的文化承載和深刻精神內涵的體現,以至於活動大都是空有華麗的外表,而無具有實質性的文化訴求,從而使活動意義收效甚微。

(三)重學生輕教師

教師的示範性未充分發揮,許多高校把校園文化建設僅僅看成是豐富學生的課餘活動,大量開展第二課堂,組織繁多的學生活動,僅僅把校園文化活動品牌建構看成是幾個部門,少數教師的事情,沒有重視發揮全體教師的智慧去科學的討論與規劃活動。

(四)重局部輕拓展

有些高校認為校園文化活動品牌建構僅僅是學生課外文化活動品牌的打造,未能被納入到學校建設和發展的總體規劃中,沒有把校園文化活動品牌建構放在整體培養目標和辦學方向的大背景下操作實施,因此在外延拓展上缺乏係統性和前瞻性。

(五)重速度輕質量

許多高校不顧自身發展的實際,在校園文化活動品牌建構中急於求成,急功近利,活動製定與組織周期短,從而使活動產生不了層次感,實施階段又準備不足,活動就成了空有花架子的走形式,更談不上建設特色校園文化了[1]。

(六)重成效輕投入

隻注重校園文化活動品牌建構的成效,而缺少資金和活動場所設施建設投入,致使文化活動的載體不充實,達不到理想的效果,這就形成了“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局麵,校園文化活動品牌建構自然也就成了空中樓閣。

二、高校校園文化活動品牌建構的基本原則

校園文化活動品牌是凝聚曆史、凝聚師生、凝聚學校的法寶,是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標誌。而建構校園文化活動品牌的最重要載體和實現形式是校園文化品牌活動,校園文化活動品牌建構對於一個學校的發展至關重要,應把握以下原則:

(一)展現大學精神

大學精神源於一所學校發展曆程中的先進文化積澱和先進文化發展方向的結合,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和靈魂所在[2]。校園文化活動品牌建構,應展現大學精神,具有鮮明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題,成為深化高校校園文化內涵,促進高校生存、發展和壯大的不竭動力與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