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學院就業指導工作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學術展台
作者:朱丹冰
摘要:隨著高校擴招的的不斷升溫,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大,加之獨立學院的特殊辦學模式和理念,使得獨立學院畢業生在就業時麵臨著更為巨大的壓力和挑戰,因此,如何加強獨立學院的就業指導,使獨立學院的畢業生理性擇業,順利就業,對獨立學院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而又深遠的意義。
關鍵詞:獨立學院;就業指導;思考
獨立學院產生於1999年,是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機製、新模式舉辦的本科層次的二級學院。不同於以往普通高校按照公辦機製、模式建立的二級學院、分校或其它類似的二級辦學機構。目前,我國已有300餘所獨立院校,承擔30%以上本科生的培養任務。每年三本院校的畢業生高達百萬。成為我國人才輸送的一條重要渠道。
但近年高校不斷擴招,畢業生總量迅速增大,同時,外界環境諸如金融危機、市場勞動力供大於求等因素影響,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加之獨立學院曆史較短,社會認可度不高,甚至存在著偏見,相比較其他類別的畢業生更為困難,因此,探索符合獨立院校學生的就業指導的新思路顯得尤為重要。
一、就業困難原因分析
1、社會因素。隨著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辦公自動化的程度的提高,市場上可供大學生選擇的職位越來少。加之高校擴招不斷升溫,經常出現上一屆畢業生尚未就業就積壓到下一屆,造成未就業學生總數逐年增大。另外,大部分企業為縮減培訓成本,更青睞於招聘有工作經驗的人員,因此,工作經驗成為大多數畢業生就業的瓶頸。
2、獨立學院自身因素。獨立學院在我國發展時間較短,屬於新生事物,因此社會對其認知度較低。用人單位對三本院校普遍存在“獨立學院學生理論知識一定不如二本、一本的學生,實踐能力一定不如專科學生”、“獨立學院的學生家庭條件好,一定吃不了苦”、“獨立學院學生受家庭條件影響工作缺少穩定性”等固有的偏見,導致三本院校學生在就業市場上普遍缺少競爭力。
3、學生自身因素。因為社會對獨立院校的認可度不高,學生在求職過程中難免會表現的自卑、底氣不足,這就造成了一種惡性循環。而且學生在擇業時受社會、家庭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自身心理素質的製約,加之社會環境、群眾輿論的壓力,在擇業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脫離實際的過高期望值和盲目攀比心理,因此出現了有也不就和無業可就並存的現象,另外,學生靈活就業人數較多,為就業統計帶來了諸多不便。
二、獨立學院就業指導現狀
1、就業指導效果不明顯。由於獨立學院收費較高,學生家庭條件相對比較優越,因此,獨立院校的學生有著更為優越的社會資源,甚至有些學生入校時已經明確了就業單位。但一些家庭條件較差,社會資源相對欠缺的學生擇業時麵臨重重壓力,這就造成了就業時的兩極分化,這些學生擇業不同導致這些學生的就業心態及未來職業生涯的發展軌跡都會有所不同,而就業指導是麵向全體學生,缺少個性化、針對性的就業指導,因此就業指導的效果並不明顯。
2、生源基礎參差不齊。獨立學院受招生錄取體製的影響,學生的入學成績普遍低於同等層次的公辦普通高校,加之生源的區域性差異致使獨立學院生源基礎呈現參差不齊的現象,而且造成獨立學院生源的“先天不足”,這就給後續的教學質量提高帶來一定的困難。
3、重管理輕指導的思想依然存在。由於獨立院校發展時間不長,每隔兩年要接受考評,因此,目前大多數學校都將就業管理、資料齊全、規章製度的建立健全作為工作的重點,對就業指導的認識還不到位,或者是沒有更多的精力、時間投入進來,因此整個就業指導環節相對比較薄弱。
4、缺少專業的師資隊伍。就業指導課是在近幾年新興起的課程,大多數教師都是“半路出家”,很少有人接受過專業、係統的培訓,因此處於辦教辦學狀態,和其他已積累了豐富教學經驗、形成優勢教學的學科相差甚遠,而且國家尚未將其納入職稱專業設置範圍,這無形中給就業指導教師帶來了很大的負麵影響。加之獨立學院的教師大多數依靠外聘,使得學校的就業指導教師隊伍極不穩定,很難形成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