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河北省環京津文化產業帶建設發展研究(2 / 2)

三、環京津文化產業帶建設資源優勢。河北省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無論是在數量還是質量方麵,都具有很大程度上的不可比擬性。這是毋庸置疑的。在自然資源方麵,眾所周知,河北省是中國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濱的省份。省內自然風光秀麗,氣候舒適宜人。不僅有淶水、灤河等珍貴水域;還有距首都最近的京北第一草原——承德豐寧縣壩上草原、河北省最高峰的蔚縣與涿鹿交界處的小五台山;更有被讚為華北“綠色寶庫”的承德興隆縣霧靈山生態景區。這些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為河北省發展生態旅遊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天然優勢。在人文資源方麵,河北省豐富優良的曆史文化資源為其開展文化產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依據相關文化考察可以得證,河北省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曆史的長期積澱在這裏形成了豐厚獨特的文化資源。從曆史發展的縱向脈絡來梳理,河北省環京津地帶擁有三祖文化、三國文化、元文化、明文化、清文化,與之相關的曆史遺存可達200多項,僅涿鹿一縣就有三文化古跡17項。另外,根據河北省不同地域所形成的各具特色的文化類型來看,河北省邯鄲趙文化和夢文化;保定市的京畿文化和古城文化;承德市的皇家文化和長城文化;滄州和衡水的武術文化和民俗文化等無疑是本省文化產業發展的特色優勢。河北省國家級文物和省級文物擁有量居全國第三位和第一位;全國曆史文化名城5座,省級曆史文化名城3座,全國文化先進縣和模範地區32個,省級文化先進縣 56個;擁有長城、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廟宇、清東陵、清西陵等3項5處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8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930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7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400項;中國民間藝術之鄉20個,等等。河北省作為名符其實的文化資源大省,在文化產業發展中無論是資源數量或是特色方麵可謂占盡優勢,眾多資源優勢不僅為本省發展文化產業提供堅實的有效載體,更是構成河北省文化產業發展的魅力所在。

此外,環京津地帶文化產業發展已經具備一定基礎。文化資源開發方式不斷創新。灤平縣為擴大國際影響力,利用“萬裏長城,金山獨秀”的優勢,開展國際長城馬拉鬆賽、金山嶺長城徒步大會等體育活動,促成了美國攝影學會中國攝影基地(PSAChina)落戶金山嶺長城。印刷複製產業體係初步形成,廊坊的香河縣、三河市、安次區的數字印刷、彩色印刷具有專業化和快速的特點,滿足了北京眾多出版社的需求,規模化效應顯現;演藝影視業已有一定知名度,涿州影視基地的品牌影響,已有一定的文化產業輻射力。河北省文化市場已初具規模,全省已經具備了一批規模較大的文化企業和文化設施,為文化產業進一步發展也起到了良好的基礎作用。(作者單位:河北大學)

基金項目:河北省社科基金項目:京津冀一體化模式下河北省環京津文化產業帶建設研究(HB14YJ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