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童聲合唱指揮的特殊性質及素質結構(1 / 2)

論童聲合唱指揮的特殊性質及素質結構

學術展台

作者:仰峰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童聲合唱指揮中應具備的一些專業素質和特殊性質的結構特點,闡述了在當前形勢下,加強童聲合唱指揮的重要性,筆者通過研究,總結和歸納自身多年工作經驗,提出一些加強童聲合唱指揮的對策。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能幫助相關童聲合唱機構提高合唱水平和質量,能更好地應對在童聲合唱指揮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童聲合唱;指揮;素質結構

童聲合唱指揮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合唱指揮工作包括很多方麵,而童聲合唱作為合唱指揮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指揮工作水平和質量將直接影響著整個合唱綜合素質的提高,關係著後期合唱的培養與發展。因此,探討、分析童聲合唱指揮的特殊地位及作用具有重要意義,隻有整個合唱指揮人員注意自己應具備的基本素質,最終,才能提高工作的積極性。

一、童聲合唱

(一)童聲合唱的特點及音域劃分

兒童的音色相對於成人來說更加的清脆悅耳、稚嫩自然。而童聲合唱在某種程度上帶給我們一種返璞歸真的心靈享受。兒童由於生活的閱曆和人生的經曆相對成人來說比較淺薄,因此他們的思想和情感都更為純真。雖然他們很難去表達更多的情感,但是他們的表達卻是最純粹自然、最原始的情感,在他們的情感中,愛藍天、愛花草樹木、愛江河湖海、愛親人、愛動物、愛一切一切美好的事物。合唱中體現出來的平和、純潔是成年人無法企及的。

對於童聲合唱的音域劃分我們一般采用楊鴻年老師的《童聲合唱訓練學》,主要有三個階段:1、6—8歲為童聲前期,這個時期的兒童因為語言、肺活量等限製,主要以培養興趣為主。2、9—12歲為童聲成熟區,這個時候為黃金時期,音域可以拓寬到g—g2。3、13—16歲為童聲後期,這個時期處於兒童轉為少年的過渡期,在歌唱技巧和表現力等方麵可塑性強,總音域接近成年人的水平,音域可以達到f—a2。

(二)童聲合唱現狀

在我國的一些大城市中童聲合唱已經初具規模,經常舉行校際比賽和班級比賽。而且在合唱訓練上開始嚐試分聲部或是無伴奏性質的合唱表演,有不少優秀的合唱團在國際級比賽中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對於全國大部分省市來說,兒童合唱仍處於落後的局麵,甚至有些地區壓根就沒有。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主要有:1、缺乏指揮能力及教學能力。2、教師缺乏選擇作品的能力和調節聲音的能力。3、駕馭多聲部平衡演唱及管理能力。這些都是現階段我們需要改善的問題。

二、童聲合唱指揮的特殊地位及作用

(一)指揮的特殊之處

音樂藝術相對於文學藝術、繪畫藝術、建築藝術或是書法藝術等其他類別的藝術特征有著明顯的差異。音樂藝術的表達必須有一個中介,它承擔著對音樂作品的的實現和聽眾的審美統一,即演唱者(演奏者)。音樂指揮者無論是對樂隊指揮或是合唱指揮都要把自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通過自己指揮的樂團進行音樂形象和音樂內涵的表達,帶給聽眾一種美的享受。

童聲合唱指揮除了常規的指揮工作外更兼具著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兒童教育在今天得到了高度的重視。兒童作為祖國的未來,其教育更加不容忽視,而童聲合唱指揮麵對的就是這樣的一個群體。童聲合唱指揮必須是一個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兒童在成長階段對於外界的認識都處於感知階段,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不成熟,對世界的認知處於“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的階段,這些問題他們尚未形成自己的判斷,如果不能給予正確的答案,那麼將會導致他們對音樂的理解產生錯誤的觀點,甚至會導致對其他事物上的認知產生偏差。一本著名的教育理論上曾經有著這樣一句話:“有的教育行動客觀上都是一種符號暴力。”兒童作為受教育者,具有一定的被動性。生活的環境、教育的環境等都會給他們帶來巨大的影響,因此應該正確培養他們對音樂、對生活正確的認知。

(二)指揮的作用

童聲合唱的特殊性決定了指揮的作用。而指揮的作用我們主要從兩個方麵的進行探討:1、指揮者是合唱團體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一個樂隊進行節目表演時,從曲目的選擇、人員的確定、排練到演出都是指揮的工作,其意見和決策都具有領導作用,指揮者是整個演奏團隊的靈魂,隻有指揮者發揮出自身的價值才能帶給觀眾留下最有價值的藝術享受。2、指揮者作為一名兒童教育工作者,在進行日常排練中,除了常規的曲目練習、規章製度的建立,還有對兒童習慣的規範及團結和凝聚力的培養。這些日常行為習慣和道德規範的培養,在長時間的生活中會給孩子們的思想、審美、心理等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國的兒童合唱團基本上都是利用課餘時間在進行練習,因此都屬於業餘合唱團。我們在進行童聲合唱排練的過程也是教育的過程,因此我們在學會唱歌的同時還要教會學生學會合作、學會尊重、學會分享等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