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川阿語學校在實踐中進行了有益探索,該校在辦好中職教育的同時,於2003年,與西北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達成聯合辦學協議。在張家川阿語學校設立阿語專業(自考)大專班,即學生完成教學計劃規定的課程,經輔導後參加自學考試。成績合格者頒發由甘肅省自考委驗印西北民族大學附屬的大專文憑,國家承認學曆。獲得大專文憑後,可繼續攻讀西北民族大學的阿語本科專業,學製兩年,成績合格後可獲得大學本科學曆證書。兩校的聯合辦學,拓寬了人才培養的道路,使學生有機會接受更高的教育、更多的知識,防止了人才的流失。張家川阿語學校的學生接受完本校中專和大專課程的學習後,還可到西北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再攻讀阿語專業本科的學習,獲取本科學曆。這不僅滿足了一些學生想上學、有學上的需求,而且有利於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持之以恒、勤奮好學、積極向上的阿語專業人才。
二、兩校聯合辦學中的存在的問題
高校與民辦院校聯合辦學的成效是顯著的,但也存在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問題。
(一)課程設置不全麵,主修課和輔修課的課時比例安排不恰當。張家川阿語學校大專(自考)班開設的課程有經貿阿語、阿語互譯、阿語閱讀、阿拉伯文化史等這幾門課程,專業課程設置太單一。對主修課程如:基礎阿語、阿語語法等課程的課時安排比例較少。學生雖然在中專階段學習了基礎阿語,阿語語法等基本語言技能課程,但在大專階段,不應忽視這幾門基礎語言課的進一步學習。這一問題,在近幾年該校阿語專業專升本學生人數和考試不及格的科目上,就能明顯的反映出來。
(二)目前,兩所學校的聯合辦學形式主要以教師傳統的麵授方式為主,沒有充分利用網絡信息化的便利,沒有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製,致使張家川阿語學校的學生對本專業的認識和學習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從而阻礙了教學質量的提高,製約了教學活動的進一步開展。
三、相對應的建議
(一)西北民族大學阿拉伯語專業應根據甘肅省自學考試大綱,負責張家川阿語學校大專課程設置和課時安排。同時,張家川阿語學校在總體課程設置的基礎上,可根據每屆學生的學習程度適當的調整課時安排,提高教學質量。但在張家川阿語學校的大專學習階段要進一步學習阿語語言技能課程,這不僅能使學生不斷加強和鞏固基本的語言技能,夯實語言基本功,為以後的本科學習奠定基礎。而且,在專升本的考試中,基礎阿語和阿語語法等科目都是每年必考科目,學校更不應忽視。
(二)張家川阿語學校應充分利用網絡這一便利的條件,筆者建議西北民族大學阿拉伯語專業應向張家川阿語學校開放校園網上的圖書資源和一些相關的阿語視頻,使張家川阿語學校的學生能夠西北民族大學的校園網上查閱到自己所需的圖書資料,便捷高效地獲取信息、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信息需求,實現最廣泛的信息資源充分利用和全麵共享,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廣的學習平台。這樣有利於做到共同進步,提高阿拉伯語教學的整體水平,促進中國阿拉伯語教學長期、良好、有效的發展,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所需的優秀人才。(作者單位:西北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
基金項目:西北民族大學2012年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西北民族大學阿拉伯語專業與周邊民辦阿語學校的合作發展模式”(項目編號:ycx13117)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羅海鷗,劉誌文.提升聯合辦學的三條紐帶—西南聯大的成功經驗和啟示[J].高等工程教育學院學報,2006,(2).
[2]許曉東.武漢地區高校聯合辦學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08,(5).
[3]丁俊.論二十世紀的中國阿拉伯語教育[D].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