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試論大學生中國夢教育的實現路徑(2 / 3)

2、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大學生構築中國夢'

20世紀後半葉,“美國夢”的成功塑造吸引了大批移民奔赴美利堅,懷揣美國夢的人們相信,隻要勤於奮鬥、敢於創新,每個人都可以憑借自己的力量取得成功。對個人自由與個人成功的追求極大地刺激了美國人在競爭與冒險中大膽創造物質財富和現世幸福。但是對個人主義價值觀的極端張揚也注定了美國夢的排他性,少數人的成功總是建立在多數人的貧困基礎之上,看似包容、平民的美國夢實則是少數人的精英之夢。中國夢是國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3]中國夢彙聚了13億中國人的夢想,而不是所有人夢想的簡單總和。對大學生進行中國夢教育,要引導大學生認識到個人理想與國家理想的辯證統一,認識到個人命運與國家、民族命運休戚相關,增強大學生的曆史責任感,引導大學生在中國夢所體現的價值觀框架下,構築自己的夢想,與他人共享人生出彩、美夢成真的機會,與祖國和時代共享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

3、深化實踐能力教育,引導大學生追逐中國夢

當前,中國夢已經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了廣泛的宣傳,其目的在於引導人民認識到自己實踐中國夢的主體地位,凝聚人民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力量。引導大學生明確他們既是自己夢想的主體,也是實現中國夢的主體。當今時代,實現中國夢需要大力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活躍人民的創新思維,激發和保護人民的創新熱情,用創新打造現代中國文明,形成強勁的後發優勢,用創新精神倍增中國力量,推動中國夢的實現。大學生的逐夢之路,是處理理想與現實之間矛盾的過程,這個過程必定充滿著種種考驗,如果沒有堅強的意誌,永遠達不到夢想的彼岸。沒有堅毅的品質,則不能在學習科學知識過程中,涵養沉靜之氣,勇攀知識的高峰,也不能在困難麵前冷靜下來,回歸理性思考。因此,意誌品質的磨礪是大學生中國夢教育不可或缺的內容。

三、大學生中國夢教育的實現路徑

1、利用課堂教學加強“中國夢”的時代內涵教育

在高校開展“中國夢”的教育過程中,要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發揮其主要陣地作用。首先,在教學內容上,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中詳細講解“中國夢”的曆史底蘊和時代內涵,並結合實際滲透“中國夢”的實現路徑和保障體係,讓大學生自覺加強學習,為投入“中國夢”的實踐積累知識,從而使對“中國夢”的宣傳教育無處不在。其次,根據當代大學生個性鮮明、自我意識強、思維開闊的特點,教育者應改變以往“說教式”教學,而是采取互動交流的“參與式”教學,調動大學生對“中國夢”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再次,改變以往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評價依靠卷麵考試的方式,[4]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考核采用卷麵考試和能力考核相結合的評價方式,使大學生對“中國夢”的曆史底蘊和時代內涵的認識不停留在死記硬背、機械式吸收上,而是體現在日常的學習、生活實踐中。

2、利用校內各種媒介加強“中國夢”的宣傳教育

在大學生中開展“中國夢”的宣傳教育,應該充分利用校內各種媒介,加強校園輿論宣傳。通過校報、海報、宣傳手冊等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取得的偉大成就進行宣傳,形象生動地展示“中國夢”是真實的夢,讓大學生在觀看中國成就展的過程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同時,通過校園網、易班、微博、微信、博客、QQ群等引導大學生就“中國夢”開展廣泛的學習討論,增強大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深化大學生對“中國夢”的理解。校內各種媒介的充分利用,可以有針對性地將“中國夢”相關信息變枯燥為生動,變顯性教育為隱性教育,使學生沉浸在良好的輿論氛圍中,自覺接受相關“中國夢”的信息,從而受到熏陶和感染,達到良好的宣傳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