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試論大學生中國夢教育的實現路徑(1 / 3)

試論大學生中國夢教育的實現路徑

學術展台

作者:王海容

摘要:大學生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應當在深刻領會中國夢內涵的基礎上,身體力行,為實現中國夢做出貢獻。本文從大學生中國夢教育的現實意義、核心內容和實現路徑三個方麵對中國夢教育提出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中國夢教育實現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廣大青年要勇敢擔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對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上,建立在對曆史規律的正確認識上,建立在對基本國情的準確把握上,永遠緊跟黨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刻表達了黨和人民對當代青年的殷切希望。

一、大學生中國夢教育的現實意義

1、中國夢教育指引大學生樹立人生理想

理想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有可能實現的、對未來社會和自身發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奮鬥目標上的集中體現。那些根植於社會現實,具有現實可能性的目標才稱為科學的理想,隻有科學的理想才能夠推動個體和社會的發展進步。大學生正處於人生發展定向的關鍵階段,能否選擇和確立科學的人生理想,關係到未來走什麼路、做什麼人、為什麼學的人生重大問題。大學生要樹立科學的人生理想,就要正確認識和深刻理解當代中國的社會現實和基本國情,並以此為基點設定人生的奮鬥目標和努力方向。

2、中國夢教育引導大學生成長成才

馮友蘭先生將人生劃分為“自然、功利、道德、天地”四重境界,一個隻停留於物欲私利的人隻是局限於低級的自然、功利境界中,而人生境界的提升則需要朝向道德與天地境界挺進。一個人要獲取人生發展的前進動力而又不至於在不斷追逐物欲私利中迷失自我,就需要跳出自然、功利的低級境界,而努力向自覺為社會乃至宇宙服務的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提升。[1]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包括廣大青年在內的每個中國人的夢。‘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隻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2]在當代大學生的成長成才過程中,自覺為社會服務的道德境界,實質上就是自覺地將個體的成長成才融入中華民族複興的洪流偉業之中,在為中國夢努力奮鬥的曆程中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

3、中國夢教育堅定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信心

大學生中國夢教育有利於他們樹立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信心,幫助他們樹立科學發展觀,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大學生才能夠真正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自覺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自覺保護生態環境,努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中國夢教育是把曆史的使命輸入到大學生思想中,讓他們具有使命感和責任感,在學習和工作中發揮創造力和活力,推動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當青年大學生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重任時,他們會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規範自己的行為,提高自身素質,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貢獻。

二、大學生中國夢教育的核心內容

1、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大學生讀懂中國夢

輝煌悠久的中華文明,從物質領域到精神領域一度領先其他文明,取得的成就燦若星河,耀立於世。然而在近代工業革命進程中,故步自封的中國落伍了。正如馬克思、恩格斯所說,中國被動地卷入浩浩湯湯的世界資本主義潮流之中,開始了百年滄桑之旅。中國近代史成為一部中華民族的災難史與屈辱史,曾經的輝煌一去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喪權辱國、積貧積弱、民不聊生,巨大的落差和深重的國難刺激著中國無數的仁人誌士踏上了充滿荊棘的逐夢之旅,演繹出了一幅幅“追求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之夢的動人畫卷。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是20世紀以來時代發展的突出主題,是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孜孜以求的目標。在中國夢教育中,引導大學生因中華文明的偉大而愛國,因祖國經受的滄桑而愛國,因英烈先驅的熱血而愛國,因光榮的曆史使命而愛國,最終將愛國之情彙聚成推動社會實踐、實現中國夢的青春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