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西方文化在擇偶觀念上的差異分析(2 / 2)

三、如何應對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產生的文化衝突

(一)注重個人自身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首先學習跨文化交際理論知識。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堅持理論聯係實際的原則,在準確的掌握跨文際理論知識的前提下,接受實踐的檢驗。遇到類似於中西方麵對女博士作為擇偶對象產生的文化差異時,運用熟悉的跨文化交際理論知識解決問題。了解本國的文化,熟悉異國文化,對在交際中產生的衝突有足夠的認識,努力去克服障礙;在參與社會生活和人際交流的時做到積極主動,樂觀麵對交際中的困難以及障礙;對於文化差異,能夠采取求同存異的態度。在跨文化交際中,尊重對方的文化,以對方的價值來審視和評價對方的行為。

(二)應加強學校對人們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首先是學校對學生的課程設置上增加跨文化交際知識的課程。同時也需要給予學生一些實踐的機會,讓他們與來自不同國家的留學生交流,通過與外國留學生的日常交流與接觸,讓這些學生消除對異國文化的陌生,從而提高他們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增強跨文化交際能力。其次是加強對外國文化知識的學習,尤其是宗教文化、禁忌、交際習俗等方麵進行教學。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及應對文化衝突現象。介紹其他國家的文化背景、生活習俗、社會規範。減少因習俗不同造成的文化衝突。使中西文化觀念、社會習俗共同發展。加強文化交流與合作,不斷擴大不同文化間的價值共識,最大程度的減少和避免文化衝突的發生。

(三)發揮社會媒體對人們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的作用

社會媒體對於廣大民眾的生活有著一定的導向作用。是社會公眾獲得新思想的主要來源。所以我國社會應發揮媒體的影響力,在節目的編排上體現文化因素,讓公眾更好的掌握中國文化。中國媒體人應該從中西文化交流中吸收西方文化中的有益因素,同時也要堅守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在文化交流中成為文化的傳遞者與表達者。幫助社會民眾減少因異文化對其他國家文化的誤解.同時也避免使中國人因缺乏對傳統文化核心價值的了解與掌握,導致皈依西方的行為規範價值觀和道德觀,從而漠視、遠離傳統文化,淪為異文化的附庸。(作者單位:沈陽師範大學)

參考文獻:

[1]丁嵐,女博士婚戀難的心理問題分析研究,[碩士論文]南京:南京師範大學,2012.

[2]蔡琪,孫有中.現代美國大眾文化[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0.90

[3]鬱龍餘.中西文化異同論[M].北京:三聯書店出版社,1992.

[4]張進輔.青年心理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王晶晶.從《紅樓夢》與《傲慢與偏見》中透視中西傳統婚姻觀的異同.湖北成人教育院學報.2006,9.

[6]史振英,高學曆女性婚戀難的原因調查分析,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1,3.

[7]李江山.從“女大當嫁”到“剩女當道”——透過語言比較中西方婚姻觀.文學界·語言研究2010.

[8]英,曼瑟.英語諺語典故詞典[M],黃家寧譯.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4.

[9]恩格斯,馬克思選集:第四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0]英,曼瑟.英語諺語典故詞典[M],黃家寧譯.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