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團體心理輔導幫助人際交往障礙的大學生的目標
(一)提升自信心
加強自我認知,幫助人際交往障礙的同學認知“自我”,以及自我形成的因素,對自我進行全麵的了解,形成鮮明的自我個性,明確適合自我的就業崗位及要求。通過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學習自我肯定的方法,通過自我暗示獲得自信,讓人際交往障礙學生得到積極的自我體驗,產生成就感,獲得自信心[3]。
(二)提升人際交往能力
團體心理輔導能夠讓人際交往障礙的大學生認識到自我交往模式,在與其他人相比較,認識到自我交往的不足,之後,改變人際交往的觀念,對“朋友”和“人際”關係更好的區分,養成關心別人、關注別人的習慣。通過團體心理輔導讓人際交往障礙的大學生能夠理解傾聽、表達、交往技巧等,提升自身的傾聽、表達能力,在人際交往中輕鬆應對,獲得更多的自信心。
四、團體心理輔導幫助人際交往障礙的大學生的方案
(一)自信心提升的具體方案
1.認知自我。自我認知分為公開、盲目、隱秘和未知四個領域。團體心理輔導教師需要通過這四個領域對學生進行考核,將人際交往障礙學生利用自我反思和反饋認真填寫表格,並與大家分享[4]。分享後,教師針對“盲目自我”和“無意識自我”的學生加強教育,其他學生將會快速發現自身優點與缺點,提高自身自信心,並將缺點改進。
2.探討自信心形成因素。教師通過家庭圖表的方式將家庭成員的信息、關係等表示出來,學生對自己的家庭圖表進行闡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自信心與家庭氛圍有無關係?父母在學生就業方麵給予的壓力?對於以往的錯誤或失敗,現在應該做什麼?
(二)人際能力提升的具體方案
1.明確自己的交往模式。團體輔導教師讓學生列出五個“我喜歡與這類人交往、我不喜歡和這類人交往”的句子。在團體中與人分享,總結出喜歡與不喜歡類型的占比,團體輔導教師引導:人們的觀念是否可以改變?與喜歡的人交往需要注意哪些問題?與不喜歡的人交往需要注意哪些問題?通過這種輔導方式,讓人際交往障礙學生認識自己的交往模式,不再局限於與喜歡的人交往,擴大自身的交際範圍,建立更多的人際關係[5]。
2.學會交往技巧。團體輔導教師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相互討論,討論的主題是“我最傷心的一次經曆”。討論前,教師安排部分學生不聽,隨意做自己的事,幾分鍾後交換,讓不傾聽的學生進行討論,討論的人不傾聽。結束後,教師引導大家,在別人討論某件事的過程中,不認真傾聽會對對方造成什麼影響?大家喜歡用什麼方式進行交流?這樣一來,學生能夠意識到每個人都渴望被尊重,用心聽對方傳遞的信息,懂得傾聽技巧,在就業麵試或與同事相處時能夠獲得尊重。
結論:綜上所述,大學生就業困難與人際交往障礙有關,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差,沒有真正認知自我、肯定自我,對自己沒有自信心等原因,都成了人際交往障礙的組成部分。因此,按照團體心理輔導的原則,由淺入深的開展心理輔導,提升學生的自信心,改善人際交往能力,幫助人際交往障礙的大學生成功就業。(作者單位:東北電力大學)
參考文獻:
[1]楊暉.小組工作方法在90後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訓練中的應用[D].山東大學,2013.
[2]陳少佳.大學生自我對話現狀及團體心理輔導的幹預研究[D].蘇州大學,2013.
[3]周元臣.班級團體輔導對初中生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影響研究[D].山東師範大學,2013.
[4]張曉霞.班級團體心理輔導對初一學生人際關係的影響研究[D].內蒙古師範大學,2013.
[5]鄧雪梅.淺談團體心理輔導提升獨立學院貧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性[J].延邊黨校學報,2013,05(02):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