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生助學貸款誠信問題探析
學術展台
作者:黃曉幸
摘要:我國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高校大規模的招生,有很多的貧困大學生在國家的幫助下完成了學業。當下很多的高校存在著拖欠助學貸款等很多的違約行為,這不僅給國家帶來商業性的風險,還給當地的政府與各大高校都帶來經濟上的麻煩。加強大學生的誠信教育與灌輸誠信觀教育是當下勢在必行的,要立即的采取相應的措施,不能長期這樣拖欠國家的助學金。
關鍵詞:助學金貸款;誠信觀;國家政策
從古到今,誠信都是毋庸置疑的中華傳統美德,誠信它是人們處理事情的一大重要原則。中國古代將誠信都看的很重,做人要真誠守信,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他人,對社會還是對工作,要負責任。堅持良好的修養,是道德的要求,是道德的標準,是道德的核心。我們要找出問題的最根本原因,對大學生的誠信問題采取有效地措施,從而使國家的資助體係更好的為教育事業服務。
一、資助體係的現狀
國家近幾年擴大招生,所以貧困大學生頻頻出現,國家出台諸多的資助政策。這不僅解決了大學生的學習與生活,還能引導與培養大學生優秀品格的形成。高校貧困大學生助學貸款政策,是國家支持教育事業的體現,也是一項重要的措施,國家希望每一個懷有大學夢的學生都能夠完成大學夢,而不是因為家裏經濟條件不好放棄了大學。在1999年開始進行,現在已經完全的實施,但是在這過程中有一些不能不重視的問題,很多高校大學生拖欠助學貸款,不能誠信守約,還有很多的助學金拿到以後使用不得當,這些問題都給國家帶來一定的不良影響。所以,我們不能再忽略大學生的誠信問題。
二、為什麼失信於國家
1、就業率低,壓力大
當下教育體製的不斷完善化,高校不斷地擴招新生,所以導致大學生就業難,就業壓力大。很多的畢業大學生把自己看的高,高不成低不就的,自己自身什麼經曆都沒有,進入社會沒有經驗,閱曆少,不能以好的心態正視自己。不能把自己的綜合能力評估,從而缺乏方向與規劃。有時找到的工作沒有好的待遇,零工資的情況常有。所以貧困家庭的畢業大學生們就更加的壓力大,找工作更為困難,沒有收入生活必需品還要來消耗。最終,貧困大學生們的還款能力就越來越低。
2、助學貸款的不足
助學貸款政策是一項好的政策,但是不乏有弊端,還款的時間較短,並且利率較為單一。這也是大學生助學貸款還款率較低的一大原因,是不可避免的。2006年以後,雖然時間延長了,但是家庭困難的大學生也仍是存在著相應的難度。當下大學生的就業率本來就很低,就業的壓力較大,很多的學生連個落腳點都沒有,要處理生活、要租房子。心理有很大的壓力,工作的時候心裏一點底都沒有,這樣漸漸的陷入自棄中,還款就更難了。還有當前的這種還款利率問題,它是單一的,不同的人相同的利率,這樣調動不起大學生的積極性,對於經濟條件不好的大學生就有很大的壓力。
3、社會大家庭
社會中有很多的道德水平低下的人誠信缺失。但是大學生,則是傳統文化的滲透於道德誠信的製度與法規有關。製度法規的不完善,沒有一個統一評價機製。還有很多的高校沒有完善的相應誠信教育製度,沒有相應的約束力。學校跟財政方麵的交流有限,讓很多的大學生就存在著僥幸心理,從而發生大學生畢業後貸款很難討回的現象。
4、不重視誠信教育的結果
很多的高校與家庭不重視誠信教育,這也是導致大學生沒有誠信的關鍵。大多的高校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跟不上時代的腳步,沒有現代化的教育理念跟策略。這種不良的教學模式,沒能把誠信觀念融合在課堂中,導致大學生的誠信意識很淡薄,沒有了關於誠信的素質教育。導致很多大學生產生錯誤的認識,覺得這沒什麼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