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元製改革和二元製方案比較分析
第一,從公民權益的維度來看,一元製優於二元製。
1、遷徙自由是現代國家公民權利的重要內容。一元製實行統一的戶籍製度,其特點之一就是實行遷徙自由。相對於傳統的戶籍製度而言,二元製在自由遷徙方麵有一定的進步,但它隻能使一小部分有經濟基礎、素質基礎的優勢群體獲益。
2、社會主義社會追求人們權利與義務的平等,但二元製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了傳統戶籍製度造成的事實上的不平等。
第二,從經濟發展的維度來看,一元製優於二元製。
1、一切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在於人,最重要的資源是人力資源。而如果在戶籍改革中奉行二元製方略則非常不利於人才的培養和流動。
2、二元製一方麵阻礙了城鎮化的進程,另一方麵也製約了農業和農村的發展。
3、二元製設置的戶口遷移條件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地區間發展的不平衡狀態。
第三,從社會穩定的維度來看,二元製則優於一元製。
1、二元製有利於抑製不穩定因素的產生。傳統戶籍製的長期實行,已經形成了一種心理定勢。一元製完全取消了利益分配的差距,既得利益群體——市民必然一時無法理解,從而產生不穩定因素。
2、二元製尤其有利於維護城市的穩定。按照一元製,不對人口流動進行有序化引導,勢必造成大量人口湧入城市,使城市中出現就業困難、環境汙染、住房緊張、交通擁擠、公用基礎設施不足等現象。
當然,二元製的穩定作用也不是絕對的。在一定條件下二元製也存在不利於社會穩定的因素。
經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在不同的價值取向上,一元製和二元製各有利弊。戶籍製度的改革,必須走一條穩定、漸進的道路。當二元製改革方略施行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勢必需要突破其本身的局限,向一元戶籍製過渡。
(二)關於我國戶籍製度改革的幾點建議
1、創造條件,把握時機,循序漸進推進戶籍製度最終走向一元化。首先,在堅持傳統的二元戶籍的前提下,采取“嚴格控製大城市,適當發展中等城市,積極發展小城市”的遷移政策。一方麵,逐步降低人口遷移的門檻條件,促進人才的適量、合理的流動,把戶籍製度對經濟發展的製約減到最小。另一方麵,加強小城鎮改革,讓小城鎮向農民打開門戶,積極發展小城鎮,再逐步開放中等、大城市,呈階梯狀向前逐步推進。
2、大城市的發展必須更加自由。大城市具有特殊的規模效益和聚集功能,在發展水平、層次及其所具有的科技、文化、信息化程度以及提供的就業崗位數量上具有很強的吸納和輻射能力。但是在轉移的過程中大城市的戶籍門檻隻能逐步放開,不能一蹴而就。
3、提高小城鎮建設的速度和質量。小城鎮是實現城市化的重要路徑。我國多數小城鎮現有人口規模小、經濟發展空間較大、吸納就業能力較強、農民進城成本低,可以為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提供現實基礎。其次,小城鎮具有與農村聯係緊密的區位優勢,便於直接發揮輻射和帶動功能,促進水利、道路、環保、農電和通訊等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4、完善社會保障製度,剝離附加在戶口上的利益。統籌城鄉戶籍不應把他簡單理解成農民變市民,關鍵是要抹去農民和市民之間的收入和各種福利差距。進行戶籍製度改革,消除人為的城鄉分割的行政藩籬,關鍵在於取消城市戶口背後的各種複雜的附加利益,逐步使戶籍與社會保障脫鉤,讓農民有與城鎮居民同等的國民待遇,逐步清除城鄉之間利益分配的差距,實現城鄉融合。為此,必須不斷完善社會保障製度。
中國戶籍製度改革是一項係統工程,應以穩定為前提,逐步創造條件,把握時機,循序漸進,從而早日實現兼顧公民權益、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等三種價值趨向的戶籍製度。(作者單位:湖北大學政法與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