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新世紀加強警察公共關係建設的途徑
經法縱覽
作者:馬益星
摘要:從我國警察公共關係建設的整體來看,由於起步晚、經驗不足,在實際操作中仍然存在著缺乏專職公關機構、公關意識淡薄等問題。因此,必須結合警察公共關係建設的實踐,並依據現代公共關係和新公共管理的相關理論,對警察公共關係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按照更新理念,調整定位;整合資源,完善機製;開啟窗口,暢通渠道;創新手段,良性互動;借助媒體,合作雙贏;全警參與,強化訓練的思路,找出適合我國國情的警察公共關係建設途徑。
關鍵詞:警察;公共關係;建設途徑
近年來,警察公共關係建設越來越受到各級公安機關所重視,警察公共關係建設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正形成熱潮。開展警察公共關係建設是當前公安工作和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新形勢下促進公安機關和人民群眾的溝通和理解,密切警民關係,提高公安隊伍戰鬥力的有效載體,是展示公安機關和中國警察良好形象的有效途徑,也是最大限度獲得公安事業成功的一種管理功能和工作藝術。從當前狀況看,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長足發展,與國際接軌、融合進程的不斷加快,民眾的法製與參政意識的日趨提升,警察公共關係建設已經到了必須突破性發展的重要時期。
一、警察公共關係的基本涵義
警察公共關係是指公安機關通過雙向信息傳播,樹立公安機關良好形象,贏得公眾理解、支持和合作,最大限度獲得公安事業成功的一種管理功能和工作藝術。[1]警察公共關係是現代社會中警察工作實現良性發展的必然需要,是以提高公安機關影響力為基礎的促進警察組織與公眾良性互動,爭取最大社會效益的一種管理職能和活動過程。[2]這種管理活動可以概括為:提高警察組織自身的影響力,為社會提供最佳服務,樹立良好的組織形象,爭取更大的公眾支持,獲得最佳的組織效益和社會效益。
公共關係主體(警察組織)、公共關係客體(社會公眾)、公共關係手段(傳播溝通)構成了警察公共關係三大要素。警察公共關係是以提高自身影響力為基點,切實提高警察組織和警察成員在公眾心目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獲取公眾的信任、理解和支持,爭取最大社會效益的組織行為和活動過程。其功能就是搜集信息,協調溝通,樹立形象,引導輿論。透過溝通互動,可以適應、維持、改變環境,從而達到公共安全之目的。這就要求公安機關必須運用恰當、有效的辦法,協調和改善對內、對外關係,更大限度地謀求公眾對公安機關的信任和配合,以求得公安工作效益的最大化。因此,警察公共關係是一種內求團結、外求發展的管理藝術,且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當前警察公共關係建設的誤區
近年來,全國範圍內連續發生了多起由於警察公共關係建設的嚴重滯後、警方與社會及公眾溝通渠道相對閉塞、口徑不一、表態輕率,造成“躲貓貓”、“俯臥撐”等譏諷詞語盛行,甚至引發群體暴力襲警和衝擊公安機關嚴重事件的發生。
從我國警察公共關係建設的整體來看,由於起步晚、經驗不足,在實際操作中仍然存在著一些誤區和問題。大多數公安機關在警察公共關係建設中缺乏長期的、持久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工作的推廣缺乏整體性、係統性,各項措施存在孤立性、階段性的特點,影響警察形象的不良行為和事件時有出現。
(一)警察公共關係建設主體即公安機關自身存在的問題
1.對警察公共關係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必要的認識
在公安工作實踐中,不少的民警甚至是有著指揮、決策權限的領導幹部,對警察公共關係的認識不清,概念模糊,公關意識淡薄,缺乏為廣大群眾服務的觀念。同時,受傳統思維習慣的影響,在心理導向上,傾向於樹立個人和組織的權威性,而對公共關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卻缺乏客觀的認識。一是對“警察公共關係”一詞感到陌生。認為“公關”是商業行為,由此產生誤解。二是對“警察公共關係”一知半解,誤以為就是指搞好“警察間的內部關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範疇。三是將警察公共關係簡單等同於一般意義上的對外宣傳工作。四是內容局限於“愛民月”、“警營開放日”等陳舊、簡單、不見效果的形式。五是唯我獨尊,缺乏信息時代搶占先機意識。
2.缺乏專職公關機構,公關業務能力和技巧不足
現代公共關係的發展已具有很強的專業性、係統性和規範性,從公共關係目標的確定、計劃的製定、活動的策劃到工作成效的反饋,都需要專門機構和高素質的公關隊伍去承擔。從目前公安機關的現狀來看,沒有專職的公關機構,公關工作分散在辦公室、政工、信訪等不同部門,缺乏對公關工作的係統經營以及科學指導,同時又缺乏對警察公共關係特點、規律的研究。因此,不少警察在與公眾的溝通上不能應付自如,難以自我表現。在處理人際關係上,人情化、情緒化傾向明顯,難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3.警察隊伍自身存在諸多問題嚴重影響了警察公共關係的建設
由於公安隊伍中少數民警執法不公、執法不嚴、濫用職權、執法犯法、辦人情案、關係案等行為還時有發生,嚴重侵害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嚴重損害了公安機關的形象,從而影響了警察公共關係建設。例如陝西省丹鳳縣高中生徐梗榮受審期間猝死案,一名強壯青少年,進入公安局後,經過8天8夜的暴力刑訊逼供而死亡,辦案民警在偵破案件中,為獲取口供,對犯罪嫌疑人實施暴力,至使其死忙。
(二)警察公共關係建設的客體即社會外部環境存在的問題
1.社會轉型期矛盾叢生以及治安形勢較為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