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意造境是中國傳統繪畫的本質,也是彙總過民族特色的一個很總要標誌,畫家麵對自然山水,煙雲流水,已早一步,人物花鳥等,不是將其如實的描繪,而是要心領神會,取舍提煉,憑意來主宰“物、象”與“神似”。所謂“外師造化,心中得源”,說的是要用心造意境才能妙造自然。
清代畫家方士庶說過:“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止實境也;畫家因心造境,以手運心,此虛境也,虛而為實,在筆墨有無間。”也就是說,藝術家創造的境界盡管也取之於造化自然,但他在筆墨之間表現了一個有生命的、活的、世界上所沒有的的新境界。這種新境界讓觀者的思維走動與藝術家的主管精神意向之中。觀者自身的感情與藝術家筆墨圖像中的情感合一,形成新靈感共振,從而遨遊於意境美當中。
中國水墨畫的意境美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深厚的中國文化及審美觀念,是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生命的一種延續。任何一個國家、民族獨特的文化氣息。隻有深深的了解中國的傳統藝術文化,才能品讀出水墨動畫的韻味。在水墨動畫中,大多取材於中國傳統故事,電影語言的加入進一步在多維空間裏營造唯美的意境,人與自然情景交融,體現了對民族審美理想的追求,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體現和反映。
三、當代水墨動畫的發展
雖然中國的傳統水墨畫屢次在國際上獲大獎,但它繁瑣的製作顯然是跟不上當代的快節奏步伐,在當代審美意識形態下行駛簡單並且快速生產與變化的文化才能對快節奏生活的人們產生吸引力,得到商業契機與高額利潤,否則隻能事倍功半。但是不管是傳統水墨畫還是當代水墨畫,所要表現的都是動畫中的筆意與墨趣,觀眾最終追求的也是水墨動畫的意境美。
中國畫的繪畫是在宣紙上揮毫,傳統的水墨動畫在理論上傳承了中國畫的用筆,在紙上直接描邊,從理論上看似乎能夠使中國畫在畫麵上得到完整的體現。但是,在實際創作實踐中,受到動畫逐幀製作原理的影像,傳統的水墨畫手繪技法有明顯的局限性。中國畫隻需筆、墨、紙,畫家就可以胸有成竹地將畫麵呈現行雲流水之勢,將美學筆法無縫的結合。然而動畫的連續性要求相鄰幀的形狀有連貫性,而水墨用筆的不可複製性在逐幀連續畫麵中呈現,就會產生明顯的顫動。在早期傳統的水墨動畫創作時,沿用傳統在賽璐珞片上繪製,然後獨創邊線的拉毛技術,傳統水墨動畫片的製作過程繁瑣而漫長,隻有在靜止的背景畫麵中才能呈現真正的和水墨筆觸,才能較為容易的保留水墨畫的特征。一個完整的水墨動畫片的完成來自動畫師辛勤的汗水和智慧。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三維軟件已經可以生成水墨效果,相對於傳統水墨動畫它擁有很多優勢:塑造角色形象時可以不用考慮材料的局限性,可以再任何階段對角色和場景進行方便的修改,多個環節可以同時進行,角色性格、表情、動作方麵的靈活度更大、燈光和材質表現空間增大。當代水墨動畫同樣也注重力的表現,水墨元素在力的附著下,在視覺和意境表現上都有了巨大的推動。當代水墨動畫在表現意境時更為生動,較傳統水墨動畫它利用三維軟件可以將動畫的誇張表現得更為明顯。動畫藝術家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和想象力,在保證中國畫的繪畫風格下,使誇張的動畫畫麵更為流暢。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技術的發展,軟件製作是水墨動畫的機遇,也是挑戰。全新的數字動畫技術可以將水墨元素重新組合,讓平麵的水墨畫變成立體的。在保證水墨神韻不受影響的前提下,將水墨動畫的縱深空間進一步體現,表現的空間將更加自由和廣闊。繼承傳統水墨畫的藝術精髓,並結合新的技術手段,重新振興民族動畫,是我們的機遇和使命。(作者單位:四川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