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中國畫賦予水墨動畫的意境美(1 / 2)

淺析中國畫賦予水墨動畫的意境美

藝術之窗

作者:範曉燦

摘要:水墨動畫是我國特有的動畫形式,它享有中國畫賦予的獨特的意境美,在世界動畫的大舞台上散發著強烈的東方文化氣息,另世界為之側目。在當代快節奏的生活中,複雜的傳統水墨動畫製作手法已經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還好電腦軟件適時出現,在不改變水墨動畫風格的基礎上,帶給觀者一樣的視覺享受。

關鍵詞:中國畫水墨動畫意境

水墨動畫是在世界動畫史上刮起的動畫中國風,它產生於上個世紀60年代,國際上的動畫師被被中國水墨動畫的神秘深深吸引,它打破以往傳統動畫“單線平塗”的製作方法,展現出中國畫意境美的特色,它不僅充分地融合了中國的傳統藝術,也非常直觀地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特色。早期中國的水墨動畫在國際上享有盛譽,曾獲得很多大獎,水墨動畫運用中國畫的表現形式使畫麵富有獨特的意境美,更加有強烈的東方文化氣息,在世界動畫的大舞台上大放異彩。

一、水墨動畫在設計上的水墨語境

水墨動畫逐幀觀看就會呈現出一幅幅完整的中國畫,從畫麵構圖考慮到畫麵的完整性和意境美,反過來講,水墨動畫在設計上講究的是中國畫的構圖美感和體現出的意境美。

中國繪畫的特征正是在線條藝術的表現形式上,而中國水墨畫的線條,“墨趣”斐然,表現形式多樣,是中國畫家用以概括、抽取自然形象,融入情思意境,達到形神兼備藝術交過的基本手段,具有很強的表現力。中國動畫師們正是看到了中國水墨畫的魅力,將水墨造型直接運用於動畫中,突破了動畫電影上一貫的“單線平塗”的形式,經過長期的探索實踐,終於研製成功了水墨動畫。水墨動畫片“是以造型作為一種信息傳遞的手段,又通過造型給觀眾以巨大的藝術感染力,並形成影視空間和銀幕形象獨特規律。”

水墨動畫是以中國傳統水墨畫中的物象為造型基礎,以中國筆墨線條語言融入畫麵中的動畫片種。國畫家李可染在其《牧歸圖》、《暮韻圖》等一係列表現農村牧童生活情趣的作品中,特別強調這種造型語言:焦墨塑造了如碑拓似的通體烏黑的牛,一線牽連了用白描勾勒的小巧牧童;俏皮的牧童伏在笨拙的牛背上,大塊的黑拖出了小塊的白;夏木蔭濃處躲藏著稚氣的牧童;當牛不該搶奪主角鏡頭時,旺旺隻落得虛筆淡墨的身影。李可染的牛與牧童運用到動畫製作中,別具生活情趣。水墨動畫片《牧笛》,正是借用了李可染所繪的牛與牧童的造型,姿態各異。整部影片充滿詩情畫意,是一幅清麗淡雅的放牧圖,如一首質樸雋永的田園詩,又如一首娓娓動聽的鋼琴曲。畫麵優美,已經深遠,節奏流暢,給觀眾以美的享受。

在場景和角色的設計上很講究形式上的美感,水墨動畫的畫麵水墨濃淡幹事、線條疏密繁簡等給畫麵帶來層次感和節奏感,筆墨運勢極強地表達著物象的質感及藝術家的情感。齊白石先生筆下的蝦,筆墨濃淡相宜,蝌蚪的布局顯得有聚有散、疏密有致。吳山明先生的角色造型設計,線條疏密變化富有彈性,人物舉手投足間流露出儒雅的氣質。中國傳統繪畫的構圖方式還體現在整篇畫麵布局,《山水情》中畫麵追求均衡的布局,山、水、樹、石及人之間互分賓主,互相呼應,畫麵虛實布白得當,有力地營造著清新、灑脫、空靈、飄逸的格調。

二、中國畫在水墨動畫中的意境美

水墨動畫給人帶來的意境美說到底是中國畫的意境美,中國傳統文化石中國水墨畫發展的根源,中國水墨畫的意境衍生離不開中國傳統文化。當觀眾看到中國水墨動畫後立即感受到濃濃的東方氣息,不僅是因為中國畫的畫風早已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最主要的是觀眾能夠從水墨動畫中感受到濃濃的中國傳統文化。

水墨動畫的美術風格來源於中國的傳統水墨畫。在中國傳統水墨畫中,把淡泊、飄逸、虛無、清雅、恬靜、飄渺、消散、衝融、簡遠、空靈、疏曠、寂寥發揮到了極致。這樣的感情正是源於中國傳統文化中儒學、佛學、道學。儒學文化講究“人品即畫品,畫品即人品”,不但表現出中國畫家對繪畫的態度,也從畫中體現出畫家的正直儒雅。佛學理論中“色空、中道、圓融”的思想,將中國藝術推向一個講究內涵、講究深度、空靈、無我的藝術境界。道學文化主張天、地、人合一的思想,把“自然”、“虛無”視為萬象的源泉,甚至影響到中國畫的技法及構圖理論中提到“師法自然”、“氣韻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