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圍繞井伏早期作品的研究,包括動物意向、孤獨和感傷氣質;
⑵圍繞戰時、戰後文學、原爆文學的研究;
⑶主人公人物形象的分析研究;
⑷對作品創作手法、表現手法的研究,包括作品賞析等;
⑸對井伏個人的評價。
綜上所述,通過日本方麵和中國方麵的研究可勾勒出井伏的人生曆程和創作走向,這些研究為我們開辟了認識和了解井伏、解讀和賞析井伏文學的道路。筆者通過這些研究,發現了井伏文學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一直被大家所忽視,沒有出現在大家研究的視線裏。這些女性形象經曆了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的過程,她們不僅作為故事發展過程中必然出現的人物而存在,她們的背後隱藏著作家的良苦用心。而她們在井伏的輕描淡寫下,也成為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透過她們,我們可以看到當時女性的生存狀態,了解她們在家庭和社會中的角色意義,探討社會演變給女性帶來的影響。
二、井伏鱒二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概述
本文選取了出版於1982年的柯毅文翻譯的《井伏鱒二小說選》,全書收錄了井伏鱒二1923年至1974年創作的15篇中短篇小說,分別為《山椒魚》(1923年)、《屋頂上的沙凡》(1929年)、《休息時間》(1930年)、《深夜和梅花》(1930年)、《扒手棧三郎》(1933年)、《忌鍾日》(1944年)、《橋本店》(1946年)、《攔路搶劫》(1947年)、《因之島》(1948年)、《今日停診》(1949年)、《搖擺隊長》(1950年)、《犧牲》(1951年)、《燕子花》(1951年)、《火岔花》(1963年)、《典當死了的島》(1974年)。這些作品雖然不能代表井伏鱒二的全部作品,但也涵蓋了井伏早期、戰時、戰後、晚年的作品,通過這幾部作品大致可以抓住井伏的文學創作輪廓,掌握其發展的大致走向。以小說選而不是某些作品作為研究對象,可以避免結論的片麵性,確保結論的普遍性。當然,井伏的其他作品中也出現了女性人物,這裏暫且選取這幾部代表作品作為研究對象,為以後更細致全麵的研究做鋪墊。
一般認為認為井伏鱒二的創作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29年之前,是他的習作、翻譯、模仿創作期;第二階段是1930年到1945年戰敗前,這是他的第一創作期;第三階段是1945年後,這是他的第二創作期。按照這個劃分標準,這部小說選中的《山椒魚》和《屋頂上的沙凡》屬於第一個階段,《休息時間》、《深夜和梅花》、《扒手棧三郎》、《忌鍾日》屬於第二個階段,《橋本店》、《攔路搶劫》、《因之島》、《今日停診》、《搖擺隊長》、《犧牲》、《燕子花》、《火岔花》、《典當死了的島》屬於第三階段。第一階段的作品大都以動物作為描寫對象,通過對動物的細致觀察和細膩描寫,運用詼諧、幽默的表現手法將青春的哀傷和孤獨表現的淋漓精致。從第二階段開始,井伏就將注意力轉向了人物,女性形象就是在這一時期開始出現的。
《扒手棧三郎》中出現了三個女性人物,分別為助產婆、生下女兒便死去的年輕妻子、美貌的女兒。
《忌鍾日》中有一個女性人物,即祭鍾過程中因難過哭出來的婦女。
《橋本店》中有四個女性,分別為老板的孫女、村婦、村婦的娘、出軌的兒媳。
《攔路搶劫》中出現了高小二年級的女生、因家中出怪事嫁不出去的兩個女兒、巧妙躲過搶劫的老太太、趁劫匪解綁腿把綁匪推入溝裏的老太太、死了丈夫家有一個小姑子的婦女、對戰爭過渡期發表觀點的婦女、鄰居老太太、賭博的女人、在賭場賣東西的女人、疏散過來的女子大學畢業生。
《因之島》中有中田醫師的孫女、溺水的懷孕女青年、女招待、賣唱的婦女們、老板娘。
《搖擺隊長》中出現了悠一的母親。
《今日停診》中女性角色最多,包括女傭人1、被玷汙的姑娘(勇敢機靈、會英文和日文速記)、誘騙姑娘的婦女、高中女教師、來自大阪的妓女、湯川的老婆(欠手續費16年後來還)、女傭人2、喜歡嬰兒的護士、住在電車裏的難產婦女、住在電車車廂裏的常來看病的姑娘、為了美容而做手術的富裕主婦、裝病的女扒手、接生婆、住在船上經常頭暈的產婦。
《燕子花》中有旅館老板娘、作者的老伴、朋友的妻子、淹死的女人、故事裏的淹死的妹妹。
《火岔花》中有理發店老板娘、旅館老板娘。
《典當死了的島》中有參加敬老會的遺孀、女招待、女傭人、妓女、記者。
三、井伏鱒二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類
從年齡上分,這些人物包括了少女和女青年、中年婦女、老年婦女。
從職業上分,這些人物包括了家庭婦女、接生婆、助產婆、傭人、招待、老板娘、個體商販、賣唱女、妓女、教師、護士、記者、扒手、無業遊民等。
從品格和性格上分,這些人物有善良正直的和陰險邪惡的、有天真單純的和老練世俗的、有溫婉和善的和潑辣外向的、有保守堅貞的和前衛開放的。
從受教育程度上分,這些人物有未受過教育的、正接受教育的、接受過高等教育的。
四、井伏鱒二作品中的女性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