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兩個或者三個喻體來從不同的角度說明本體,可以使讀者多角度的認識本體,並從中讓我們感受到作者那富有聯想力的思維能力。
5. 較喻
又稱權衡式比喻,即比喻兼比較,在某一相似點上,本體超過、不及或等於喻體。較喻一般分為強喻、弱喻、等喻三種類型。
(1) 強喻
強喻是指兩個事物構成比喻關係時,本體勝過喻體的比喻。常用的比喻詞為“比……還……”。例如:女人的肉,袒露的胸,比籃球還大的乳房,比鞋刷子毛兒還硬還粗的女人睫毛。在這個比喻句裏,本體是乳房和女人的睫毛,相對應的喻體是籃球和鞋刷子毛。
(2) 弱喻
弱喻是指兩個事物構成比喻關係時,本體不及喻體的比喻。常用的比喻詞有“不如”“不及”。例如:耿蓮蓮嘲諷道,“你是個十足的笨蛋,像你這種吊在女人奶頭上的東西,活著還不如一條狗!我要是您,早就找棵歪脖樹吊死了!馬洛亞下的是龍種,收獲的竟是一隻跳蚤,不,你不如跳蚤,跳蚤一蹦半米高,您哪,頂多是隻臭蟲,甚至連臭蟲都不如,您更像一隻餓了三年的白虱子!”
弱喻是通過在相似點上本體與喻體的反差來強調和突出語義的。金童是跳蚤,又說不如跳蚤,是臭蟲,最後說連臭蟲都不是,是一隻虱子,還是一隻餓了三年的虱子。在這裏,把耿蓮蓮對金童的鄙視和不屑刻畫得非常極致。
三、《豐乳肥臀》的比喻的特點
(一)形成物我交融的世界。
莫言小說中的比喻數量驚人,比喻形式多樣,比喻內容豐富,給我們奉上了一餐可口的比喻盛宴。當我們在這部小說文字世界的暢遊中,我們會發現他給讀者留下這樣一個強烈的印象:莫言似乎有意創造一個“物我交融”的世界,這一點在他對比喻的使用中體現的很突出。
(二)比喻本體的多樣化。
在《豐乳肥臀》這部小說中,作者對比喻的運用可謂是信手拈來,運用自如。為了豐富人物形象,把人或者人體的某一部分比喻成動物或者植物等等物體外,還有三分之二的比喻也是值得我們研究總結的。這部分的比喻本體呈現多樣化的特點,似乎文學世界中的任何兩樣東西,作者都可以通過兩者的相似點拿來做比喻。大體上,我們可以把剩下的比喻本體的特點進行歸納總結,有以下幾種情況:
1. 不同物態之間的比喻。自然界有三個物態,分別是固體、液體、氣體。莫言大師在這部小說中的比喻運用中,恣意徜徉在這自然界的三大物態,他可以把氣體比喻成液體,也可以把固體比喻成氣體,同時也可以把液體比喻成固體。例如:
(1) 石橋東邊的河水中,緩緩地升起一根水柱,那水柱有牛腰那麼粗,升到河堤那麼高時,頂端驟然散開,好像一棵披頭散發的銀柳樹。
(2) 三匹駿馬拉著一輛膠皮軲轆大車,十二隻馬蹄鼓點般翻動,馬蹄聲撲撲通通,塵土飛揚,猶如一股股黃煙。車煞住,洶湧的黃煙潮水般往前衝,把馬車、馬、車夫全部遮沒了。
例(1)中,把一個液體狀態即驟然散開的水柱比喻成一棵披頭散發的銀柳樹這樣一個固體,本體和喻體雖是不同的物態,但它們在此時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散”。例(2)是先把陣陣揚起的黃土比喻成一股股黃煙,是固體到氣體的比喻,然後又把黃煙比喻成潮水,是氣體到液體的比喻,這句比喻中本體和喻體的共同特點都具有流動、漫天滾滾的狀態。作者抓住了本體和喻體在某些狀態上的相似,巧妙地將不同的物態進行比喻創作,可見作者的豐富想象力。
2. 比喻中的通感運用。
通感,通俗地講就是將描寫甲感覺的詞語移用來表示乙感覺。唯物主義哲學告訴我們一切事物處於一個普遍聯係的狀態。人的感官實際上也是相互聯係的。那麼在文學作品中,作者會有意將人的聽覺、視覺、嗅覺、觸覺等不同感官相互聯係起來,把描寫一種感覺的詞語移到另一種感覺上,以達到新奇、生動活潑的表達效果。在閱讀文本的時候,我們也可以看到作者在進行比喻活動中運用了大量的通感修辭,從而使比喻的效果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