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內蒙古新能源發展現狀與戰略研究(2 / 3)

3.內蒙古新能源發展戰略分析

3.1 SWOT戰略分析

(1)整體優勢分析

①清潔能源的資源與經驗。內蒙古自治區擁有豐富的可再生能源和良好的產業基礎。目前,五大發電集團在內蒙古自治區都成立了新能源有關的分公司,旨在這片資源富集的區域進行產業布局。②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為了改善內蒙產業布局,切實提高區內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自治區各級政府積極製定相關的政策,鼓勵區域內可生能源產業的發展。

(2)整體劣勢分析

①可再生能源比例問題較突出。風電裝機容量比重偏高,目前高於20%,不利於電網係統的穩定,其他新能源如光電所占比例又過小,發展極不均衡。②電網建設滯後。近幾年風電發展速度太快,遠遠超出電網發展規劃,造成電網消納困難。我國風電麵臨大規模、高集中開發和遠距離、高電壓的輸送要求,其電網技術和經濟問題尤為複雜。③內蒙古地區電網關係錯綜複雜。自治區有蒙西電網(也稱內蒙古電網)和蒙東電網(隸屬於國家電網),蒙西的電力外送需要通過國網,其電網結構阻礙了風電產業的合理發展和外送通道的規劃建設。

(3)整體機遇分析

①國際機遇。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國家,在遏製全球變暖的問題上,經濟雖然可能麵臨衝擊,但隨之而來的也將是巨大的淘金機會。②國家及行業機遇。我國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50%,並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配套的法規及規劃也相應出台,包括《可再生能源法》、《中國可再生能源中長期規劃》等配套政策和細則。“光伏屋頂計劃”、“金太陽工程”、“風電上網電價政策”也將相應出台,使我國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產業迅速發展。其次,傳統能源價格的上漲削弱了傳統能源的成本優勢。再次,新能源產業的配套產業及技術不斷完善,應用成本逐步降低。另外,智能電網的建設將為打破新能源業務發展瓶頸創造條件,全麵提升電網大規模消納可再生能源的能力,推動清潔能源發電上網。③區域機遇。內蒙古新能源產業的崛起,不僅作為一個新產業可以帶動經濟發展和就業,產生規模效應,而且能夠改善自治區的產業結構、提高先進裝備製造業在工業產業中的份額、促進自治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4)整體挑戰分析

①生產成本較高。目前太陽能、生物質能發電的技術發展和市場開拓都麵臨著高成本、高電價的束縛,大規模的清潔能源發展會使電企成本負擔大幅度增加。除成本外,對於電網的相應配套要求也很高(如並網的風電和太陽能)。

②核心技術缺失。自主創新能力不足,持續發展能力欠缺,是中國太陽能發電產業的軟肋。 (下轉第193頁)(上接第191頁)

③清潔能源發展機製。CDM項目存在風險,曆時較長,交易費用較大,而且並不是所有在國內獲準的項目都能通過EB注冊,一旦注冊失敗,項目前期的投入都將成為沉沒成本,給公司造成損失。

④補貼不足。目前,內蒙古地區的新能源項目電價補貼不能及時足額到位,補貼力度不足,新能源發電成本居高不下,在電價爭取方麵還需要做大量工作。

3.2 影響因素分析

(1)法律政策因素

在新能源發展的起步階段,內蒙古自治區就要逐步在探索的過程中建立健全的能源法規體係,為能源領域製定行為規範,將新能源發展扶上正軌。建立真正符合內蒙古自治區實際情況的新能源法規和政策體係,需要深入了解和分析內蒙古自治區當前的新能源發展形勢,以內蒙古自治區的實際情況為立足點,考慮全社會尤其是新能源領域的直接參與者的意見,為內蒙古自治區的新能源發展提供基礎保障。

(2)管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