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國內虛擬運營商市場發展措施(1 / 2)

國內虛擬運營商市場發展措施

學術交流

作者:江洪

【摘要】歐美是虛擬運營商發展主陣地,起步早,發展漸趨成熟。作為全球最大的虛擬運營商——英國移動運營商Virgin Mobile,在一年的時間內就為英國的電信公司提供了50萬的移動用戶資源,實現了網絡運營商與虛擬網絡運營商的合作共贏,而在我國虛擬運營商市場缺乏明確的管理,並沒有真正發揮出應有的效能。本文主要針對國內的虛擬運用市場進行行情分析,探索未來國內虛擬運營商發展出路。

【關鍵詞】國內虛擬網絡運營商;發展出路;發展措施;研究分析

我國真正出現虛擬網絡運營商在2001年,距離現在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十年內虛擬運營商逐漸增多,開展的業務也更加廣闊,在市場的發展中顯示出充足的活力,也為社會帶來了巨大的收益。近幾年,我國的虛擬運營商服務內容更加廣泛,涉及市話、長途、國際通話、互聯網技術、電子郵件、語音交流器、數據傳輸、遠程會議等,在深入發展的過程中也產生更多的需求,暴露出更多的發展弊病,經營模式單一,核心競爭力低下,發展市場不規範,政策法規不到位等等,有其自身的原因,也有社會外部的原因。麵對這樣的發展大背景,國內虛擬運營商何去何從,出路何在成為當下思索與關注的焦點。

一、國內虛擬運營商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一)國內虛擬運營商沒有明確的定義,認識存在模糊

在國內我們一般認為沒有自己的網絡設備而開展網絡業務的都是虛擬運營商。從字麵上看,關於虛擬網絡運營商的定義是隻要沒有真正的網絡但是提供電信商務的都屬於虛擬運營商,這樣就導致虛擬運營商的定義存在模糊,沒有明確的一致說法。而在國外就不存在這種模糊性的界定,因為其明確規定“凡是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網絡設備而借助網絡運營商的資源進行服務業務的附加值開發的都是虛擬運營商,在對客戶進行服務提供時是以自己的名義進行的,而不是設備擁有者的名義。“從這個定義來看,我國幾乎沒有真正的網絡虛擬運營商,因為其在提供服務時更多的是以電信的名義。

(二)雖然業務繁忙,但是盈利能力較差

目前國內知名度比較高的虛擬網絡運營商主要有兩家,分別是以尋呼業務起家的潤迅集團,後來發展到代理長途電話,163上網卡,互聯網接入及寬帶批發業務。另一家是從移動短信服務,電話中心外包等業務開始的鴻聯九五,現在業務已經擴展到話務量批發,IP業務等方麵。作為國內比較知名的虛擬運營商,兩家的收益並不理想,曾一度想發展一些套餐式的服務資源,但是投資大於收益,最後也不了了之,國內的虛擬運營商沒有強大的經濟後台,沒有正常的盈利渠道,是製約國內虛擬運營商發展的瓶頸問題。

(三)沒有明確的發展規劃,對前景盲目樂觀

任何項目的起步都是有著光明前景的,但是這種光明的前景必將隻是預想,在真正實施的過程中自然要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在國內的虛擬運營業發展中,如果前期盲目的樂觀,可能在後期發展遇到問題時就會產生很大的動搖與不堅定性,這是前期沒有明確分析與規劃的結果。基礎的運行商遲遲看不到項目的發展與盈利,而合作者也因為資金回籠慢而感到絕望,在這樣的境地下,基本上這個項目也就接近失敗。

二、國內虛擬運營商發展的正確出路分析

(一)製定明確的行業規範,保證虛擬運營在法律的鼓勵支持下運行

針對國內虛擬運營商的發展現狀,國內專家指出,要想實現國內虛擬運營服務的正常開展,要做好行業的規範與製約,解決好運營商資質、運營商之間合作關係兩大問題,創造一個合理的運營環境。實現國內虛擬運營商的發展要在相關政策出台之後,法律與規範是進行虛擬運營服務的宏觀性調控。在這方麵,英國就針對虛擬網絡運營進行了法律性的規範,並為鼓勵虛擬運營業的發展做出當虛擬運營商向網絡運營商要求合作時,真正的網絡運營商必須全力協作,不得拒絕。這很大程度上保障了虛擬運營業的發展,電信運營服務水平的提升。我國在今後發展虛擬運營業務時可以借鑒這一做法,通過法律的強製保護增強合作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