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研究方法
a.文獻資料法:根據中職電子類人才培養模式課題研究需要,通過調查國內外相關文獻,從而全麵地、正確地了解掌握國內外電子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先進理念,分析電子行業的曆史、現狀和發展趨勢,以確定本課題的研究方案,
b.調查研究法:通過係統地搜集有關電子類人才培養模式現實狀況或曆史狀況等材料,並進行詳細的分析論證,確定電子類相關專業崗位群的能力要求,明確其基於工作過程的工作領域,並將其轉化為學習領域,歸納總結,尋找規律,形成人才培養模式、重構課程體係。
c.行動研究法:通過對電子與信息技術專業開展的教學實踐,形成一些具有借鑒價值的典型案例。構建適合於“校廠共育、崗課融通”人才培養模式的教學環境與平台。
3.3 研究步驟
3.3.1 選擇教學內容
根據課程內容的特點,選取部分內容在實驗組穿插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法,包括以下四單元:①萬用表的組裝調試與使用;②三極管共發射極放大電路的組裝與調試;③直流穩壓電源的組裝與調試,每單元6學時,共18學時。對照組及實驗組的其餘教學內容采用傳統法教學。
3.3.2 教學具體做法
把實驗組32名學生分成8個組,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相關職業情景,根據所給信息進行討論,把各組提出的問題歸納若幹集中的問題,學生查找資料,開展自主學習(包括查教科書、上網查找、檢索圖書館書籍、文獻資料),以上這些內容大約占教學時數的1/3(自主學習主要是在課下進行),下次上課時,以組為單位,選派代表以講解的形式回答本組抽簽抽中的問題,每組發言限時,組內成員可以補充,每個問題發言結束後,由教師和學生點評,當場給出每組的綜合評價。
3.3.3 課程考核
根據教學內容和對應的課程標準,依照我校電子工程係教學考評辦法進行考核,2組采用相同考核標準,同時進行階段考核。課程結束後,理論測試占30%實踐操作考核占20%;平時分項目操作考核占30%,平時作業、出勤、課堂紀律、提問等占20%。
3.3.4 問卷調查
該門課程結束後,向實驗組學生發放對行動導向教學法的調查問卷和學生評教表。調查問卷設計了三等級調查問卷,主要項目有:認同度(很喜歡/一般/不喜歡)、適應性(很快/逐漸/難適應)、對教學內容印象(深刻/一般/不深)、預習情況(積極/平常/不預習)、活躍課堂氣氛、豐富內容擴大知識麵、綜合素質提高、能力培養、與傳統法比較、教學效果等。
3.4 研究數據與結果分析
3.4.1 調查問卷分析
發放調查問卷72份,回收72份,回收率100%。並對問卷結果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90以上的學生喜歡行動導向教學法;絕大多數學生對授課內容留下深刻印象;100%的學生都認真預習準備,也說明已達到激發主動學習的目的;很有助於培養學習者的綜合能力和素質也是實驗者的共識;92.5的學生認為教學效果很好。
3.4.2 研究效果總體分析
行動導向教學法徹底規避傳統教學模式中理論與實踐相互割裂的問題,改變了過去一張試卷代表一切的評價方法,健全了職業教育評價體係額;伴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現代職業教育的教學手段也得到極大的豐富,選擇、創新符合需要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可以更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其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
4.展望
行動導向教學模式是目前較為符合學生學習實際的教學方法,能極大地培養學生探究、合作的意識,更能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學習能力和社會能力。本次課題是研究行動導向教學在《電子技術技能實訓》課程中的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應在專業上進行推廣拓展,在課程上進行拓展,加強廣大教師的業務交流,探討職業教育課堂教學規律,為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