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電子技術技能實訓》課程中的應用(1 / 2)

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電子技術技能實訓》課程中的應用

教學園地

作者:薑有奇

【摘要】隨著中專生源的改變,和國家對職業人才需求的轉變,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不能適應企業的實際需求。從教師師資的再培訓、教育硬件資源的改善、企業調研、重新規劃人才培養模式、調整課程體係、教材編寫、教學方法改革,課程比例調整、我們學校進行了大量的實踐研究。以下以行動導向教學在《電子技術技能實訓》課程中的應用為例談我校在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方麵的努力與收獲。

【關鍵詞】行動導向;教學法;課程;電子技術

1.研究背景

隨著中專生源的改變,和國家對職業人才需求的轉變,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不能適應企業的實際需求。從教師師資的再培訓、教育硬件資源的改善、企業調研、重新規劃人才培養模式、調整課程體係、教材編寫、教學方法改革,課程比例調整、我們學校進行了大量的實踐研究。以下以行動導向教學在《電子技術技能實訓》課程中的應用為例談我校在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方麵的努力與收獲。

2.研究的目標、內容與方法

2.1 研究目標

通過對《電子技術技能實訓》課程的教學探究,從教材選取,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過程的實施,教學過程的評價,尋求提高課堂教學的方法和手段。從而讓課堂教學為學生服務,以有利於學生理解知識,提升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並最終為學生就業,為企業用人打好基礎。

2.2 研究內容

教學方法改革的目的是一個“動”字,要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動眼”,能夠“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從而讓學生“掌握知識、訓練技能、修煉身心、磨煉意誌、鍛煉體能”,成為高素質、高技能的勞動者。這次教學改革我們選取了《電子技術技能實訓》這門課程,在學習這門課程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電子工藝、電工技術、電子技術等專業基礎課,具有了一定的理論及實踐基礎,為我們探究行動導向教學法打下了一定的基礎。這門課程我們選取的是由陳雅萍主編的項目式教學《電子技能與實訓》一書,全書共分了六章,26個項目。課程以“實訓項目”為核心,構建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讓學生先做,在真實的情境中,在動手做的過程中來體會、掌握相關知識。

2.3 研究方法

a.重構課程體係:打破傳統學科型課程體係,針對實際工作體係重新構建課程體係,並按實際工作結構重新設計課程結構。

b.重組教學內容,選取項目式教材:根據教學內容,選取能針對實際工作任務需要,以職業活動為主線,以培養職業能力為本位的新型項目式教材。使得課程內容從知識導向轉向行動導向。

c.轉變課堂教學方式:打破以往進行知識灌輸、學生被動接受、實踐與理論脫節的實施方式,形成任務驅動、學生主動“學”與“做”、實踐與理論一體化的實施方式。

3.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電子技術技能實訓》課程中的應用研究

3.1 行動導向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對比分析

3.1.1 傳統教學法的特點

傳統教學法在教學內容處理上,多表現理論知識的教學,滿足於講清書本上的現成知識,與實踐技能相互割裂。在教學組織形式上,傳統教學方法習慣用外在手段迫使學生學習。比如,過嚴的約束,過多的作業,頻繁的考試,都影響了學生生動活潑的學習。總的來說,傳統的教學方法表現出重教輕學,重知識輕能力,重結果輕過程,重模仿輕創造,重外因輕內因的弊病,它阻礙了學生認識潛力的發揮,不利於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

3.1.2 行動導向教學法的特點

行動導向教學法以學生行動的積極改變為教學的最終目標,通過各種自主型的教學樣式和共同解決問題的教學樣式塑造學生認知、社會、情感等方麵的多維人格。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所采用教學技術的不同,教師的教的形式也有所不同,但是總的來說,他們的活動更多地表現為隱性的;而學生學的活動則躍然眼前,表現為自主性的學習活動。在行動導向教學法中,知識的教學不僅僅表現為係統性的、單學科的,而且要求教師、學生運用所掌握的各類知識來處理。

3.2 研究對象與方法

3.2.1 研究對象

分別選取我校2013級級護理專業的各一個教學班實施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法的電子專業教學,再在我校2013級選取各一個班級學生開展常規教學,兩班學生的文化基礎、教材、授課內容均無差異,並由相同教師按照相同的教學進度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