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數字電子技術》課程設計探討(1 / 2)

《數字電子技術》課程設計探討

教學園地

作者:康迪 劉敏 康麗傑 趙嵬

【摘要】《數字電子技術》這門課是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是為培養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學生的行業通用能力而開設的一門課。本文首先探討了《數字電子技術》這門課程的整體設計,然後在課程整體設計理念的指引下,選取了一個單元,具體介紹了教學單元的設計。

【關鍵詞】課程整體設計;單元設計;項目教學法

對於《數字電子技術》這門課程,我將從以下兩方麵來進行介紹:一是課程整體設計,二是教學單元設計。

一、課程整體設計

主要包括六方麵的內容:課程的定位與目標,課程設計理念與思路,學生基礎和智能特點分析,課程內容的選取和教學組織安排,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手段,課程對教學條件的要求。

1.課程定位與目標

秉承我院“優秀員工的搖籃,職業經理的基地”的辦學理念,確定了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培養電子信息工程領域具有組裝、調試、檢測、維護和管理能力的“社會需要、行業認可、企業能用”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數字電子技術》這門課是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是為培養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學生的行業通用能力而開設的一門課。

課程作用:為了更好的服務於區域經濟,培養符合電子行業需要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本課程的任務是培養具有較高素養的電子產品裝接和輔助設計人員,讓學生熟悉常用數字電路的應用,使學生具備數字電子技術方麵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課程目標:包括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及素質目標。知識目標:掌握組合邏輯電路的分析方法和設計方法;掌握常用觸發器的邏輯功能轉換;掌握時序邏輯電路分析和設計。能力目標:學會使用和測試常用集成芯片;初步具有看懂簡單數字邏輯圖的能力及查閱集成電路產品手冊的能力;學會製作與調試小型數字電路。素質目標:樹立學生團隊協作意識;提高學生之間語言交流能力;提高自我創新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課程設計理念

以企業真實項目為依托,從企業的真實項目中提煉出與本課程相關的一些項目,如八路搶答器,直流數字電壓表等項目,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為目標,以企業實際生產工作過程為主線,企業參與的多方評價機製。

3.學生基礎和智能特點分析

本課程的授課對象為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的大一學生,該學生來源複雜,有理科生、文科生及對口生,該學生的特點是基礎和動手能力參差不齊,但有很高的學習熱情。基於以上學生基本特點,我們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分成若幹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兼有理科生、文科生及對口生,充分發揮理科生邏輯思維較強,文科生語言表達清晰,對口生計算機應用能力較好的優勢。以取長補短,實現優勢互補。

4.課程內容的選取和教學組織安排

本課程安排了5個綜合性的實訓項目,聲光控製燈電路的製作、八路搶答器電路的製作、電子生日蠟燭電路的製作、流水彩燈電路的製作及直流數字電壓表的製作。以上5個實訓項目在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上都是逐級遞深的,這一點也符合我們的認知規律。

教學組織安排:對於每個實訓項目,都包含知識目標、能力目標以及子任務,在這裏,我就不再一一贅述了。

5.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手段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綜合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項目教學法、演示法、小組討論法、角色扮演法、實踐教學法及彙報展示法。

下麵我以項目教學法為例,具體介紹一下該教學法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的應用。本課程安排了5個綜合性的實訓項目,每個項目都以企業真實項目為依托,通過項目教學法,可以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實現從量的變化到質的飛躍,還可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根據內容的不同,靈活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以滿足教學。

教學手段包括: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板書教學有機結合,可以提高師生之間的互動;利用實訓室進行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利用仿真軟件進行教學,提高教學的直觀性。

6.課程對教學條件的要求

師資方麵:本課程專任教師共5名,均有豐富的信息類行業企業生產一線的工作閱曆,且都具有高級無線電調試師職業資格和電子產品生產調試能力;兼職教師共3名,均有三年以上電子信息類的行業企業生產一線的工作閱曆和熟練的電子產品生產調試能力,具有教師基本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