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個飽學之士,對這些曆史的經驗教訓是熟悉的,他不僅善於吸取,且能做到“青出於藍勝於藍”。他對“封爵贈金”運用之妙,遠遠勝過前人。如他對關羽的籠絡收買,便充分表現了他這方麵的才能。
曹操給部下的獎勵是多種多樣的,他能針對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況給予不同的獎勵。曹操首先堅持的是有功就賞,有罪就罰,一視同仁,絕不厚此薄彼。
十八路諸侯討董卓,華雄連斬諸侯軍數員大將,諸侯軍中無人能敵。這時,平原縣令劉備手下的馬弓手關羽階下請戰。袁術一聽是馬弓手要去迎敵,竟然讓人將關羽趕出去。這時,曹操出來圓場,他說:“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試教出馬,如其不勝,再責未遲。”
關羽用片刻功夫便將華雄的頭提了進來,因此叫做“溫酒斬華雄”。張飛見哥哥斬了華雄,乘勢鼓動諸侯殺入關中,要活捉董卓。袁術又是怒喝道:“俺們諸侯尚且謙讓,量一縣令手下小兵,怎麼敢在此耀武揚威!都給我趕出帳去。”曹操仗義執言道:“得功者賞,何在乎貴賤高下!”
袁術以“公等既隻重一縣令,我當告退”相要挾。曹操於是隻能悄悄派人送酒肉給劉、關、張三人以撫慰。曹操與袁術等對待下人大相徑庭可見一斑。
淯水之戰,心腹戰將夏侯惇所領的青州兵劫掠鄉民,曹操手下的另一將軍於禁即帶領本部人馬沿路剿殺青州兵,安撫鄉民,青州兵回報曹操,說於禁的人馬造反。於禁見到曹操後,沒有先辨是非曲直而先立好營寨,以抵禦張繡追兵,等擊退了追兵,才向曹操彙報了剿殺青州兵及立寨前未作分辨的原因。曹操當麵讚歎:“將軍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堅壘,任謗任勞,才能使局勢反敗為勝,雖古代名將,也不過如此。”並賜金器一副,封為益壽亭侯;並責夏侯惇治軍不嚴之過。
夏侯惇本是曹操的族弟,與於禁鬧翻之後,曹操能公正地評判是非,並無偏袒一方之心,實為難能可貴。
馬騰曾與曹操門下的侍郎黃奎勾結,伺機刺殺曹操,不想黃奎之妾與黃奎妻弟苗澤私通,苗澤探知事情的真相後告訴曹操,曹操於是設計捕殺了馬騰與黃奎全家,盡皆處斬。
苗澤向曹操表示,他不願加賞,隻想求得黃奎之妾為妾。曹操笑道:“你為了一個女人,害你姐夫一家,留你這不義之人何用!”於是命令將苗澤與黃奎之妾一同處斬。
曹操處斬苗澤這樣的人與他的是非觀念是相當一致的。雖然曹操對手下人的過去不是怎麼在乎,但他殺苗澤、哭典韋、哭郭嘉不過是要告訴手下人:對主人忠貞不二的人即使是死了,也會得到好結果;反之,賣主求榮是不會得到什麼好結果的。
這是曹操對部下無聲的,但卻是十分高明的禦人術。
善用詐道治人
唐太宗李世民擔心臣子貪汙枉法而不察,便暗中派遣自己的心腹,故意賄賂臣下,企圖用這種“明知故犯”的奸詐手段來檢驗臣子的清廉忠實程度。
有個司門令史不知其詐,接受了一匹絹的賄賂,李世民正好想來個殺一儆百,懲戒群臣。戶部尚書裴矩出麵反對,上奏太宗,他認為皇上故意派人賄賂臣屬,這種做法非禮義法度所認可,是陷人於不法,而不是勸人為善,李世民才不得不放棄了這個奸謀,並大張旗鼓地通令嘉獎裴矩,確立了一個賢君的形象。
同樣,曹操也有這樣的嫌疑,不是靠誠信,而是用詐道。
曹操為圖天下積極搜羅人才,河北名士多歸了他,但因其行詐道,雖得士而不得其心。曹操隻要認為與己不一心,對己不利的,不管有多大功勳,千方百計除而後快。
曹操起事之初打起擁漢的旗幟,忠漢派的荀彧被這種假象所迷惑,於是棄袁紹歸曹操,為曹操出盡智謀,建立了不朽的功勳,得到曹操的重用。等到見曹操加九錫時,極力反對,並感歎說:“我不想看見今日的事!”
曹操見他和自己不一心,心中懷恨。曹操興兵南征,荀彧稱病,在壽春修養。曹操派人送飲食一盒給他,盒上有曹操親筆封記。開盒一看,卻空無一物,荀彧服毒身亡。
曹操為擺脫自己的尷尬,不惜用別人當“替罪羊”。他和袁術在壽春對峙時,因兵多糧少,便教糧官用小斟斟糧,以救軍隊之急。糧官照辦,糧食不夠吃,兵士自然大怨,都說丞相欺人。
為穩住軍心,曹操就召糧官入內,對他說:“我想借你一樣東西。”糧官說:“隻要我有的,你盡管說。”曹操說:“我要借你項上的人頭。不然,軍隊要亂了。”糧官大驚說:“我實在無罪!”曹操說:“我也知道你無罪,但不殺汝,軍必變。”
於是斬了糧官,出榜曉示眾人:糧官盜竊官糧,謹按軍法從事。大家的怨憤才解了,軍心穩定下來。
作為帝王,做這事不算太誇張,但曹操為保自己的安全,采取的“殺雞儆猴威作福”就有點過分了。
晚年的曹操怕人暗中害己,常吩咐左右:“我夢中會殺人,如果看見了,你們不要驚,也不要近前。”
一天晚上睡覺的時候,曹操的被子落在地上,一近侍看見,忙上去為他蓋了。曹操卻從夢中跳了起來,拔劍殺了這個近侍,又重新上床睡覺,等醒過來,裝作不解地問:“誰殺了我的近侍?”大家以實情告訴他。曹操痛哭,命令厚葬了這個近侍。
當然,這種奇事隻有曹操才做得出。曹操以為他這些瞞天過海法,能掩蓋天下人耳目,其實他左右的人心裏是明白的,隻不過是不敢說罷了。
在為近侍下葬時,大家都為近侍的死而惋惜,也為曹操能夢中殺人而困惑。楊修卻感歎道:“不是丞相在夢中,是你們在夢中!”
曹操能饒了過去的仇人,比如張繡,有焚部下與敵人私通的書信的氣質,但畢竟還是整天提心吊膽過日子。用詐道的結果就是使上下人心不穩,使人人自危;用詐道使君臣離心,結果大家都明哲保身,像曹操用詐道雖然得了徐庶,但徐庶卻終其一生未為曹操設一計;用詐道得來的司馬懿,雖是曹魏後期的棟梁之才,但卻心生叛逆,最後曹家的江山終於失在司馬氏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