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國大將軍北王風宇源,勞苦功高,恩準留京頤養天年,賞賜府邸金銀,準許世襲其爵位三代。(大暻的親王沒有世襲製度,都是直係的皇室血親,按道理風宇源的兒子最高隻能到郡王銜)

淮陰侯風鳴傑,深入草原,剿滅蒙國二王子岱欽大軍,指揮才能非凡,加封安郡王。接替北王之職,鎮守北大營,統管北部新域治安。

但是,北王長子已逝,能夠承襲北王頭銜的也就是風鳴傑了,所以這個封號封了等於沒封,不得不說,朝廷的這群家夥的確陰險。

原安南將軍華傲天,提為振國大將軍,繼續駐守西北以及新增邊境。

孫修武、莫漢離為年輕一代將領表率,封三品上定北將軍、三品平北將軍。

周長雅、成勇各有提拔封賞。

南線風鳴玄、王傑,軍功顯赫,沙場揚名,分別封安國大將軍,三品平南將軍。

趙襄城,技藝超群,忠君愛國,為國效力,功績顯赫,提為軍工處主管,賜免死金牌,賞賜府邸金銀。

最令滿朝文武關注的,其實是對指揮北線暻鵠聯軍的龍潛與風鳴辰的封賜。

龍潛雖然為暻國立下汗馬功勞,不容置疑,可蒙國國師身份的暴露,令他的身份多少有些尷尬。

而風鳴辰位高權重,又不像北王那樣有子嗣親隨,可以將對他的封賞轉移到其他人身上,封無可封了啊。

最終,龍潛被封輔國將軍,在外人看來,龍潛沒有嫡係部隊,邊防駐軍都各有其主,還能調動的軍隊就剩下京城周圍的駐軍,但是這些部隊一向是牢牢控製在皇帝手中,龍潛的這一封號實際成了有名無實的虛銜。

反正都是虛銜,和議會就頗為大方地又往他頭上扣了一係列高帽子……什麼太傅了,某某大學士了。

文武兼備,頭號一長串,但是共同點就一個……中聽不中用。大臣們自然也就沒話說,表麵上這一句恭喜那一句祝賀,心裏卻偷著樂。

風鳴辰的封賞的確不好辦,她幹脆自己大手一揮,在原有的封號上加了一個字……“鎮國公主”改成“鎮國聖公主”。

這下噱頭夠大了,說出來挺唬人的,“聖”是皇帝的專用,但是後麵偏偏加了“公主”,又削弱了霸氣,不會讓人聯想到不臣之舉,地位卻榮寵之至。還是那句話,封了等於沒封,但最起碼是對有所期盼的百姓有了交代。

不過這也正是風鳴辰與龍潛謀略的巧妙之處。這樣一來,百官心中清楚,朝廷其實是欠了風鳴辰和龍潛一個大大的人情,有失公允。

可實質上他們是賺到了。龍潛的封號擴大了他的影響力和號召力,那些朝中的權利對他其實沒有太大用處,他是慣於在“地下作戰”的。

風鳴辰的封號實際上是一塊免死金牌,這個時代,誰敢砍帶“聖”字的人的腦袋?雖然風鳴辰的勢力不怕有人對她不利,但有備無患總是好的。

況且,風鳴辰與龍潛的勢力都隱在暗處,這一套封賞下來,暻國的軍事格局已經被劃分成了這樣幾塊:

風鳴辰係……王傑、孫修武、莫漢離、暴風小隊、火雲軍。

龍潛係……龍潛、周長雅、還有他隱在其他軍隊中的力量。

北王係……風宇源、風鳴傑。

華家係……華傲天、西北眾將。

玄王係……風鳴玄、西南眾將。

皇帝係……朝中武將,各地駐軍。

其中,龍潛、玄王與風鳴辰交好,軍事勢力的天平已經開始傾向了風鳴辰,就算沒有朝中像陸飛宏、朱明圖、莫氏這樣的暗線人手,皇室其他成員想推翻風鳴辰,也要仔細掂量著辦了。

華燈初上,臨近年關,盡舞堂按照慣例要推出新的歌舞,自然吸引大批地位尊崇的看客。

更加重要的是,盡舞堂的老板娘秦莎與鎮國公主,不,鎮國聖公主關係匪淺,這後台硬啊,去賣她一麵子,說不定能在鎮國聖公主麵前說幾句好話。

所以,隨著風鳴辰權柄的日益強盛,秦莎老板的身價也水漲船高,多少王公貴少企圖折下這支帶刺玫瑰啊。

在盡舞堂後院溫暖如春的房內,包裹皮草軟墊的靠椅上,如今流傳在百姓間,出現頻率的最高的名詞之一的聖公主的本尊……風鳴辰正眯著眼,坐沒坐樣的斜靠在椅背上,腳搭著一團白色狼形皮草,愜意地假寐。

秦莎叩門闖入,雪球委屈地看了來人一眼,狼眼幽怨地掃過風鳴辰,見沒有反應,隻得繼續當某惡劣主人的“腳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