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這一屠城,直接摧毀了蒙軍的信心和精神支柱。

成為加速整個戰局快速結束的有力一擊!

當日岱欽大軍回撤,北王乘機率軍反撲,龍潛手下柳承,沒有跟隨岱欽回巴彥,而是轉投格根麾下,也為最後一戰埋下伏筆。

孫修武,莫漢離,幾年錘煉足以堪當大任,率領火雲軍打前鋒,洪景會器部、暻國軍工處陸續支援的火炮和彈藥發揮出巨大的殺傷力。

戰略轉換得當,陷阱層出不窮,手段詭異,神出鬼沒,深刻繼承了風鳴辰遊擊戰的精髓。領著格根三萬右翼軍在草原上兜圈子,最後各個擊破,盡數殲滅,堪稱暻蒙之戰中的經典一役!也是讓火雲軍真正揚名的一戰!

再往後,就沒有任何懸念,風鳴辰、風鳴傑的大軍從背後包抄,將蒙國大軍圍堵在贏水平原。

柳承早先受龍潛密令,暗中除去振國大將軍華威。有龍潛提供的暻軍布防調動情報,讓他毫不費力地打了幾場小勝仗,成功躋身進入格根的領導圈子。

格根在指揮大軍突圍關頭被人暗害毒殺,華威五千兵馬被圍平城,最後以身殉國,直接的執行者就是此人。

風鳴辰事後也曾感歎,雖然謀劃者不是他,但是百軍陣前參透玄機,遊弋離間,一招製敵,單單這份毒辣的眼光,就算是朝廷中,也不一定能找出幾個可匹敵,確實為當世詭才。

但是,若非沒有龍潛這樣的人物約束管製此人,她定會親手除去,永絕後患。

而南方之戰,實乃天助我也。

越國境內本就多雨潮濕,開戰月餘,越國連逢暴雨,陰雨不斷,水澇、山洪頻頻發難,十幾年前,越就曾遭此一劫。

沒想到十幾年後,越國蓄勢待發圖謀稱雄霸業,可老天偏偏不給麵子,天災人禍,使得一時強國風雨飄搖。

慕容荻在蒙國的計策失利,被盛怒的風鳴辰一箭穿心,也讓越國雪上加霜,誰會料想到公主之尊的風鳴辰會親自入蒙,甘當無名小將。

再就是風鳴玄和王傑的“珠聯璧合”。

一個在明,兵來將擋,調兵遣將,指揮若定,盡展非凡的軍事才能。十幾年的隱忍蟄伏,在戰場上重新大放異彩。

此戰,開創了暻國“南北雙王”的軍事格局,北有北王風宇源,南有玄王風鳴玄,鎮守暻國南北門戶,使皇室對軍權的掌控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

一個在暗,與之前一早就埋伏在越國的高興(洪景會情報部)、雙雁(痕的主事之一)、沈言(天雲情報部)彙合,統禦暗部力量,將越國深山老林裏的秘密軍事基地一點點從地下提溜出來。

而他經常出入的南部軍營的刑訊室至今仍是不少人的噩夢,甚至有不在少數的人認為,後來“名滿天下”的大暻十大酷刑就是誕生於此,更是坐實了王傑“笑麵判官”的名號。

趙襄城,再次貢獻出他非凡絕世的創造才能。雖然風鳴辰夢寐以求的空軍受時間所限,沒有成型,但是他改良的輕質戰車卻為此戰的勝利立下汗馬功勞。

越國多山地,而暻蒙戰場所用的戰車威力大卻也有不足忽視的缺憾——笨重,所以在南部戰場十分受限。

將原先多用於破城的重弩用改裝的新式弓弩代替,加大立體空間的使用限度,縮減原有的長寬尺寸,多排弓弩增強連發功能,通過簡單的機關可以讓單人輕而易舉地完成多人的操縱工作。

人員的減少,武器的改良,大大降低戰車的分量,單馬單車,增強機動靈活能力,在山地上行動如風。比騎兵有更大的殺傷力,比步兵有更強的機動能力,確實是為此戰而設計的傑作。

得此一人,勝過千軍萬馬。無愧他後世“兵聖”的名號。

戰事順利,卻不意味著暻國自此無憂了。

城郊小院,風鳴辰與兩個病號優哉遊哉地下著棋。

“將士快要回京,朝廷大臣忙得不可開交,你這個鎮國公主倒是悠閑得很啊。”落子輕笑,龍潛抬頭看看這風鳴辰的反應。

對麵之人不耐煩似的皺了皺眉,“快被那些大臣煩死了,雖然讓東方跟晉王保持一段距離,卻沒讓他們事事針鋒相對啊,單就對這論功行賞的名單,兩人就遲遲爭執不下,身後的那些大臣也吃飽了沒事幹,天天上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