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精通投機的技巧(5)(1 / 2)

80年代的一天,曾出現過一次百年不遇的日全食,時間是在上午。現代科學早就計算出了日全食的準確時間並印在了日曆上。應該說,觀看日全食是一個公開的機遇。這個機遇可不可以賺錢呢?一個人為此大發其財。百年不遇的日全食是所有的人都想看到的,但真要去看日全食並不方便,因為肉眼直接觀看日全食會很刺眼。在家中可以找上一個照片的底片,隔著底片就可以大膽地看;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在一個水盆中倒進一些墨水,從墨水的反光中觀看日全食。但是,一般人都沒有想到,在大街上行走的人該怎麼把握這次機遇。此人就是想到了這一點,采取了一個很簡單的辦法,賺了不少錢。他提前加工了一大批深色的膠片,裁成小方塊,在當天上午,一下子在全市設了幾十個銷售點,一片深色膠片的加工費不過幾分錢,但他每一片賣五角錢,立即被搶購一空。對於想觀看日全食的人來說,花五角錢買到一次百年不遇的機遇,絕對是值得的,而對於這個賣膠片的人來說,則可以獲得高額利潤。他的這次機遇的一個最主要的因素就在於它的時空成本,因為他的機遇隻有一次,雖然如此,他的成功概率還是很小,如果年年都有這麼一次日食,也就稱不上什麼機遇了。誰都會如法炮製,大家隻有公平競爭了。

隨著時代發展,機遇也在進步。進入犻狀狋犲狉狀犲狋時代,機遇仿佛擁有了全新的概念。在網絡之上,機遇在無限地碰撞,機遇幾乎要把人們忙壞了。

從前在美國標準石油公司裏,有一位小職員叫阿基勃特,他在遠行住旅館的時候,總是在自己簽名的下方,寫上“每桶4美元的標準石油”字樣,在書信及收據上也不例外,簽了名,就一定寫上那幾個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4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沒有人叫了。

公司董事長洛克菲勒知道這件事後說:“竟有職員如此盡力宣揚公司的聲譽,我要見見他。”於是邀請阿基勃特共進午餐。後來,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長。這是一件誰都可以做到的事,可是隻有阿基勃特一個人把握機遇了,而且堅定不移,樂此不疲。嘲笑他的人中,肯定有不少才華、能力都在他之上,可是最後,隻有他成了董事長。一個人的成功,有時純屬偶然。可是,誰又敢說,那不是一種必然?

你的身邊有無數個機會

知識經濟決不僅僅隻是一個時髦的熱門話題,我們可以看出,它是一個實在的現實,它一方麵指知識因素以越來越多的種類和越來越高的程度參與並融入經濟活動的過程,另一方麵又指這種參與融會的結果。隻有當這種過程非常發達,其結果達到相當高度時,才能認為此種知識已經“經濟化”了。

必須認識到,作為新一代生產力的重要表現,知識產業已經是現代產業結構中的新興產業。知識在其發展過程之中,不斷地生長出大經濟因子,這些因子又繼續生長在經濟生活領域中全方位交叉,而這個時代的大機遇往往就存在於這些交叉點上。從另一方麵看,經濟在其發展過程也日益生長出大知識因子,不斷地向文化知識生活領域全方位交叉拓展,這些交叉點也是機遇點。隻要這種拓展在一直進行著,機遇也就一定不斷地出現,隻不過這種出現是一閃而過,它不會有長久的停留。能在這個時代抓住機遇的人,須是準備非常充分,並且具備敏銳迅捷的行動力的人才行。具體地說,當前的機遇應在知識產業中去尋找。而所謂知識產業化具體表現為迅猛興起的國際文化旅遊浪潮。這是文化、知識物業、產業與商品貿易和旅遊業的統一,是文化、知識旅遊與工商業的三位一體,是知識物化、商業理念的最佳結合。當然,知識產業化還突出地表現為知識產業、教育產業、信息產業、設計產業、創意產業等一係列知識產業群的興起,形成了新產業群。在第一產業農業、牧業、漁業、林業等經濟學,第二產業工業、能源、材料、製造業經濟學,第三產業服務、信息、消費、通訊業等經濟學之外,萌發新產業經濟學,它以文化、知識、人才、信息、科技、創意構成自己的最基本的經濟要素。抓住上述的特點,就象把握住時代大方向,也就明白自己身上缺少什麼,需要什麼補充什麼,以及如何著手。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人們的機遇麵臨極大的挑戰,誰抓住了這個時代的機遇,其滾滾而來的財富就不僅僅是百萬千萬甚至一兩億的問題了,而是上百億!隻有這個時代,財富的神話才能真正變為現實!為了真正說清楚這個時代的機遇,我們需要找出世界上最大富豪來闡述這個問題。根據1998年的統計,比爾·蓋茨的個人資產總額已達千億美元,相當於擁有1.2億人口的孟加拉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也相當於擁有12億人口的中國當時的外彙總儲備的二分之一以上。

如果說人們對知識經濟時代的機遇還不完全相信或缺乏足夠意識的話,比爾·蓋茨應該是一聲驚雷,大家必須渾身急得出汗,趕緊抓住這個知識經濟時代的機遇班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