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這個研究結果,專家們認為,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能夠有意識地增加使用左半邊軀體的頻率,可以增強大腦右半球血管神經的彈性與功能,從而有效地協助預防腦卒中的發生。
阿爾茨海默
老年癡呆症是影響老年人健康的頑症。美國《普通精神病學文獻》提供的資料顯示,全世界60歲以上老年人中約有10%患有此病。據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老年癡呆症協會統計,目前全球有超過1800萬名老人患老年癡呆症。預計到2020年,全球老年癡呆症患者將達3400萬人。
所謂的“老年癡呆症”,又稱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發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種原發性退行性腦病,指的是一種持續性高級神經功能活動障礙,即在沒有意識障礙的狀態下,記憶、思維、分析判斷、視空間辨認、情緒等方麵的障礙。其特征性病理變化為大腦皮層萎縮,並伴有β-澱粉樣蛋白(β-amyloid,β-AP)沉積,神經原纖維纏結(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大量記憶性神經元數目減少,以及老年斑(senileplaque,SP)的形成。目前尚無特效治療或逆轉疾病進展的治療藥物。也是四大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之一(其它三種為亨廷頓氏病、盧伽雷氏症、帕金森氏病)。
老齡化趨勢讓老年性癡呆患者數量增多。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老人變得年輕而又充滿了活力。但是請不要忘記:在不久的將來,我國將進入老齡社會。同時伴隨著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老年癡呆症的發病率在逐年增高。
調查發現:我國北方患老年癡呆的平均年齡為75、76歲,患血管性癡呆的年齡多在68歲左右。65歲以上人群中患重度老年癡呆的比率達5%以上,而到80歲,此比率就上升到15-20%。
老年癡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他們不認識配偶、子女,穿衣、吃飯、大小便均不能自理;有的還有幻聽幻覺,給自己和周圍的人帶來無盡的痛苦和煩惱。老年癡呆病人的平均生存期為5.5年,老年癡呆症繼心血管病、腦血管病和癌症之後,成了老人健康的“第四大殺手”。
不看不知道
貓咪也會得上老年癡呆症
英國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阿爾茨海默症已經不是人類獨有的疾病了,貓咪也可能會患上。愛丁堡大學的動物專家岡恩·摩爾(Gunn Moore)在《貓科動物醫學雜誌》上報告說,她和同事們在對病貓的解剖實驗中,發現了與早老性癡呆症患者腦中類似的異常蛋白質。
通常來說,7歲的貓已經是很年長的了,而12歲的貓已經接近衰老。僅在英國就有將近900萬隻貓被作為寵物馴養,它們中間有大約三分之一已經進入老年。屆時可以發現,它們將沒有以前那麼靈活敏捷,而且會迷路,忘記吃東西,怪異的行為讓您懷疑它還是不是以前的那隻貓。當然,它們自己也會很難過,甚至會因為睡眠周期的擾亂而在夜間哭泣。
在野生環境下,貓的壽命通常較短,但是患上阿爾茨海默症的幾率卻不大。而寵物貓的生活條件過於優越,壽命大大延長,有些貓甚至能活20年至30年,且活動空間有限,患病的風險便與日俱增了。
如今患上癡呆的已經不僅僅是老年人了,四五十歲就患病的人數量也在逐年增加。事實上,老年癡呆在中年就開始有症狀和反應,如果不提早發現和治療,等發展嚴重了就無法治愈了。癡呆早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了。專家說,早期的癡呆能治好,可要真等到六七十歲時就無法治療了。
盡管最常見的老年性癡呆還沒有找到原因,但是所有的癡呆都是有征兆可循的,而最初的征兆就是失憶。人入中年,看看你最近是不是特別愛忘事?如果隻是偶爾忘了但事後能慢慢回憶起來,這都是正常現象。但如果經常忘事,且有些事刻意去記還會忘,事後還想不起來,甚至影響了工作和生活,最好到醫院做個檢查。伴隨著“失憶”,還有一些很明顯的征兆,你不妨給自己做個下麵的自我測試。
老年癡呆症自測:
1.整天和衣躺著看電視
2.什麼興趣和愛好也沒有
3.沒有一個可親密交談的朋友
4.平時討厭外出,經常悶在家裏
5.日常生活中沒有屬於自己幹的工作或在家庭中不起什麼作用
6.不關心世事,不讀書也不看報
7.覺得活著沒有什麼意義
8.身體慵懶,無精打采
9.討厭說或者聽到玩笑
10.有高血壓或低血壓
11.平時經常發牢騷或埋怨
12.將“想死”作為口頭禪
13.被人說成神經過敏感,過分認真
14.經常會過分憂慮
15.經常焦慮易發脾氣
16.對任何事情都不會激勵,無動於衷
17.什麼事若非親自動手,便不放心
18.不聽別人的意見,固執已見
19.沉默寡言
20.配偶去世有5年以上
21.不輕易對人說謝謝
22.老講自己過去值得自豪的事
23.對新的事物缺乏興趣
24.任何事情都要以自己為中心,否則心裏會感到不舒服
25.對任何事情都缺乏忍耐
完成以上的測試題後,如有15—25種現象符合您的情況,將來患老年癡呆症的可能性就極高;如有8—14種現象符合您的情況,也要及時引起重視;如有1—7種現象符合,暫且放心,但也不能麻痹大意。
此外,因為老年癡呆早期多伴有空間結構功能和執行功能的減退,所以還可以通過簡單的“畫鍾測試”,檢測老人的視覺記憶圖形的重建能力、動作的計劃性和執行功能、抗幹擾能力等(資料顯示,畫鍾測試老年癡呆的準確率達80%—90%,在國外已廣泛應用於癡呆患者認知功能損害的篩查)。它具體可分為以下四個步驟:
1.畫出閉鎖的圓(表盤),1分
2.將數字安置在表盤上的正確位置(所有數字都在圓內),1分
3.按順序將表盤上12個數字填寫正確,1分
4.將指針安置在正確的位置(指針上是否有箭頭,分針是否比時針長等),1分
如果畫鍾試驗得4分,則為正常;3分為基本正常或輕度癡呆;2分多為中度癡呆,2分以下則已經到了重度了。
不看不知道
老年癡呆症的三個時期
一般情況下老年癡呆症常常發生在50歲以後,起病隱潛,發展緩慢,最早期往往是以逐漸加重的健忘開始,如果不注意,通常不容易發現,按照病情的發展,可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健忘期”。這個階段的表現是記憶力明顯減退,例如開始時忘記講過的話、做過的事或重要的約會等,慢慢地連遠事也遺忘了。與此同時,思維分析、判斷能力、視空間辨別功能、計算能力等也有所降低,但有時還可以保持過去熟悉的工作或技能。
第二階段,“混亂期”。這時除第一階段的症狀加重外,很突出的表現是視空間辨認障礙明顯加重,很容易迷路。穿衣也會出現困難,或把褲子當上衣穿;不認識朋友或親人的麵貌,也記不起他們的名字,不能和別人交談,有時會自言自語。
第三階段,“極度癡呆期”。病人進入全麵衰退狀態,生活不能自理,如吃飯、穿衣、洗澡均需人照顧,便尿失禁。
美國科研人員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多吃蘋果、香蕉和橙子有助於降低罹患老年癡呆症的風險。它們是生活中常見的水果,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而且還含有一種抗氧化物質——酚,對人的腦神經細胞具有保護作用。
科研人員在研究這3種水果的果汁對神經細胞的作用時發現,果汁中的酚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夠阻止有傷害性的物質和毒素進入神經細胞,從而保護神經細胞免遭破壞。在這3種水果中,含酚最多的是蘋果,其次是香蕉和橙子。
雖然科學家們還沒有找到治愈老年癡呆症的方法,但是我們可以做好預防的工作,避免被它纏上身。有人總結出“十大秘籍”,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第一,飲食均衡,避免攝取過多的鹽分及動物性脂肪。一天食鹽的攝取量應控製在10g以下,少吃動物性脂肪及糖,蛋白質、食物纖維、維他命、礦物質等都要均衡攝取。
第二,適度運動,維持腰部及腳的強壯。手的運動也很重要,常做一些複雜精巧的手工會促進腦的活力,做菜、寫日記、吹奏樂器、畫畫等都有預防癡呆的效果。
第三,避免過度喝酒、抽煙,生活有規律。喝酒過度會導致肝機能障礙、引起腦機能異常。一天喝酒超過0.3L以上的人比起一般人容易得腦血管性癡呆。抽煙不隻會造成腦血管性癡呆,也是心肌梗塞等危險疾病的重要原因。
第四,預防動脈硬化、高血壓和肥胖等生活習慣病。早發現、早治療。
第五,小心別跌倒,頭部摔傷會導致癡呆。高齡者必要時應使用拐杖。
第六,對事物常保持高度的興趣及好奇心,可以增加人的注意力,防止記憶力減退。老年人應該多做些感興趣的事及參加公益活動、社會活動等來強化腦部神經。
第七,要積極用腦,預防腦力衰退。即使在看電視連續劇時,隨時說出自己的感想便可以達到活用腦力的目的。讀書發表心得、下棋、寫日記、寫信等都是簡單而有助於腦力的方法。
第八,隨時對人付出關心,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找到自己的生存價值。
第九,保持年輕的心,適當打扮自己。
第十,避免過於深沉、消極、唉聲歎氣,要以開朗的心情生活。高齡者常須麵對退休、朋友亡故等失落的經驗,很多人因而得了憂鬱症,使免疫機能降低,沒有食欲和體力,甚至長期臥床。
除了以上的預防知識,還有一種可以保護大腦不受癡呆困擾的要素——銀杏葉。銀杏葉含有可以修補神經纖維的成分,以達到重建視神經網絡的目的,並維持大腦的正常運作,所以有助於緩解阿爾茨海默症以及帕金森氏症等老人的癡呆狀況。由於腦部大部分的組織都是由脂質所構成,而銀杏萃取物中DHEA可以降低腦部脂質自由基的過氧化,所以提供腦部一個很好的保護作用。所以推論銀杏可能可以減緩或預防老年癡呆症的發生,或減緩其症狀。
不看不知道
防曬霜引發老年癡呆
烈日炎炎的夏季,在戶外活動時很多人包裏不可少的物品便是防曬霜。不過,經常使用防曬霜的人可要注意了,因為英國的一項研究顯示,防曬霜可能是引發老年癡呆症的禍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