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令大腦興奮的物質(1 / 3)

一杯咖啡含80mg咖啡因,而一杯茶或一瓶碳酸飲料含有50mg咖啡因。咖啡因可能毒害腦細胞。一些含有咖啡因的植物之所以能夠生存,是因為咖啡因能夠對抗這些植物的天敵。咖啡因在這些天敵身上產生的毒性,會降低它們的敏度,並削弱它們的生存能力。這也是咖啡因的植物,能夠消滅對它們有害的動植物的原因。

香煙燃燒可釋放4000多種化學物質,主要有焦油、一氧化碳、尼古丁、氰化物、致癌物和芳香烴等刺激性煙霧。吸煙時,這些有害物質在7~10秒鍾內就可到達大腦,引起大腦興奮。

咖啡因

“困了吧,累了吧,爬上床去睡覺吧。”雖然這樣想著,但手頭的文件或者作業還有大部分沒有完成,如果就這樣放縱自己肆意地倒下,恐怕明天就要難過了。眼睛幾乎要睜不開了,真想給自己注射一罐咖啡因。

咖啡因(Caffeine)是一種生物堿化合物

(通常得自咖啡或茶,在藥品中主要作為溫和興奮劑及治療特定的頭痛病),對人類來說是一種興奮劑。存在於瓜拉納(guarana)中的咖啡因有時也被稱為瓜拉納因子(guaranine),而存在於瑪黛茶中的被稱為馬黛因(mateine),在茶中的則被稱為茶毒(theine)。它存在於咖啡樹、茶樹、巴拉圭冬青及瓜拿納的果實及葉片裏,少量的咖啡因也存在於可可樹、可樂果及代茶冬青樹。總體上來說,作為一種自然殺蟲劑,在超過60種植物的果實、葉片和種子中能夠發現咖啡因,它能使以這些植物為食的昆蟲麻痹因而達到殺蟲的效果。咖啡因是通過改變大腦內的化學反應而起作用的(咖啡因進入人體後,就會立刻被吸收,大約30分鍾左右,開始起作用,而在1小時後,就會發揮它的最高效力)。它阻斷了大腦中天然存在的一種化學物質的作用,而這一物質與睡眠有關。下麵介紹咖啡因是如何起作用的。世界上最主要的咖啡因來源是咖啡豆(咖啡樹的種子),同時咖啡豆也是咖啡的原料。

困倦是因為腺苷與腺苷受體的結合降低了神經細胞的活躍性引起的。腺苷是人日常活動的產物。對神經細胞而言,咖啡因與腺苷的化學結構很相似。因此,咖啡因能與腺苷受體結合。當咖啡因占據了所有的腺苷受體後,細胞不能再感知腺苷,所以,細胞就變得活躍起來。

由於咖啡因阻斷了腺苷,使得大腦中的神經元放電隨之增加。腦下垂體觀察到這種活動的全過程,並且認為某種緊急情況就要發生,於是便釋放出大量——腎上腺素——一種供人體“戰鬥或逃跑”所用的荷爾蒙,它對人體有很多影響:

瞳孔擴大

呼吸道打開(這就是有時要給哮喘病嚴重發作的患者注射腎上腺素的原因)

心跳加速

體表血管收縮以減慢傷口的出血速度,同時增加去往肌肉的血流;血壓上升

通往胃部的血流減慢

肝髒向血流中釋放糖以使人獲得額外的能量

肌肉緊張準備行動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喝完一大杯咖啡後,您的雙手會變冷,肌肉會緊張,您會感到興奮,甚至還能感到心跳加速。

雖然咖啡因可以起到提神及解除疲勞的作用,但它並不能減少所需睡眠時間,它隻能臨時地減弱困的感覺。而且每個人所需要的能夠產生效果的咖啡因精確劑量並不相同,主要取決於體型和咖啡因耐受度。咖啡因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內就可以開始在身體裏發揮作用,對於一個溫和劑量的咖啡因攝取,在3到4個小時內作用消失。因為這些影響,咖啡因是一個“機能增進劑”——提升大腦和身體的能力。一個對經過訓練的跑步運動員的實驗表明,以每千克體重攝取9mg咖啡因的標準為其注射之後,運動員的直線跑耐久性增加了44%,環形跑耐久力增加了55%。如此顯著的提升並不是孤立的偶然情況,一些後續的研究也得到相似的結果。

另外一個實驗可以證明咖啡因對於記憶的效用。研究人員通過對15名剛剛攝入適量咖啡因的自願者進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掃描”時發現,記憶所處的前垂體和控製注意力的前帶體位置的大腦活躍程度增加了。那些12個小時沒有攝入過咖啡因或4小時沒有接觸過煙堿(又稱尼古丁,煙草中存在的無色有毒生物堿)的被測試人群在攝入100mg咖啡因後,他們在對一係列無序字母的記憶測試中的表現也變得更好了。同時在短時記憶測試中的反應時間也有所改善。

根據北美放射線學協會的年會上研究報告稱,咖啡因是世界範圍內使用最多的一種刺激物,全球每天每人平均的咖啡因消耗量在76毫克左右,相當於一杯半咖啡。而在美國,每人每天的咖啡因消費量在238毫克,相當於每人每天要喝四杯半咖啡。

此外,咖啡因有時也可以與其他藥物混合達到提高功效的作用。比如使減輕頭痛的藥的功效提高40%,並能使身體更快地吸收這些藥品縮短起作用的時間。因此,很多非處方治療頭痛的藥品中包含有咖啡因。咖啡因也與麥角胺一起使用,治療偏頭痛和集束性頭痛,同時克服由抗組胺劑帶來的困意。

在降低腺苷與腺苷受體的結合的同時,咖啡因也會提高多巴胺水平(海洛因和可卡因也可以通過減慢多巴胺再攝取速度來控製多巴胺水平)。多巴胺是一種神經遞質,位於大腦中的某些部位,可以激活“快感中樞”。很顯然咖啡因的效果要比海洛因差很多,但二者的作用機製是相同的。於是,人們懷疑對咖啡因的上癮就是因為多巴胺的介入而造成的。

所以現在您可以知道,為什麼您的身體可能在短期內會喜歡咖啡因,尤其是當您精神欠佳並需要保持活力的時候:

咖啡因阻斷了腺苷結合,使您保持清醒。

咖啡因將腎上腺素注入身體係統,使您精神興奮。

咖啡因還能控製多巴胺的產生,使您產生快感。

咖啡因的問題在於更長期的影響,這種影響呈螺旋狀趨勢。例如,一旦腎上腺素耗盡,您就會感到疲倦和沮喪。那麼之後您會怎樣做呢?為了使腎上腺素恢複到先前的水平,您會服用更多的咖啡因。正如您能想到的那樣,整天讓身體處於緊急待命狀態並不是一種健康的做法,這會使人變得神經質和易怒。

咖啡因最大的長期問題在於它對睡眠的影響。腺苷與受體的結合對睡眠很重要,尤其是對深度睡眠更是如此。咖啡因在人體內的“半衰期”(指其在血漿中最高濃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時間)大約為6個小時。這就意味著如果您在下午3點時喝了一大杯含有200mg咖啡因的咖啡,那麼到晚上9點仍有約100mg的咖啡因滯留體內。您或許也能入睡,但您的身體很可能無法得到深度睡眠所帶來的好處。這種缺乏會迅速積累。於是第二天您會感覺更差,所以剛起床就需要攝入咖啡因來提神。這種循環會日複一日地繼續下去。

這就是90%的美國人每天都要食用咖啡因的原因。一旦您進入這種循環,就不得不一直服用這種藥物。更可怕的是,如果您嚐試戒服咖啡因,就會感到疲倦、沮喪,還會患上一種令人難受的、好像大腦血管都要漲裂的劇烈頭痛。所以即使您想要戒除咖啡因,這些副作用還是會迫使您重新投入到咖啡因的懷抱中。

據說,之所以這麼多蘇打水和可樂飲料都含有添加的咖啡因,就是為了使人上癮。人們對尼古丁上癮,使得香煙成為香煙生產公司的熱銷產品,與此相同,可樂中加入咖啡因也會導致人們對這類飲料上癮。

不看不知道

“日常食品”咖啡因含量

食品工業中咖啡因的主要來源是咖啡豆。但咖啡豆的咖啡因含量會因品種不同也有變。2004年在埃塞俄比亞發現的一些樹,咖啡因量比平均高15倍。一杯咖啡含咖啡因的量從75至250毫克不等。茶和可樂的的咖啡因含量比咖啡少,而馬黛茶則高得多。下麵是一些食物的咖啡因含量:

巧克力

黑巧克力—875mg/kg

牛奶巧克力—100至210mg/kg

可可—17mg/l

咖啡

純咖啡—130至680mg/l

無咖啡因咖啡—13至20mg/l

速溶咖啡—130至400mg/l

意大利特濃咖啡—3400mg/l

茶(與泡茶方法、時間有關)

紅茶—100至470mg/l

烏龍茶—120mg/l

綠茶—85mg/l

白茶—68mg/l

紅牛飲料

紅牛飲料(中國地區產)—50mg/罐

可樂類飲料

可樂類飲料—約45mg/罐

適量的攝取咖啡因,可以起到去除疲勞、興奮神經的作用,而且在臨床上咖啡因還有治療神經衰弱和昏迷複蘇的作用。但是,大劑量或長期使用也會對人體造成損害,特別是它也有成癮性,一旦停用會出現精神萎頓、渾身困乏疲軟等各種戒斷症狀,雖然其成癮性較弱,戒斷症狀也不十分嚴重,但由於藥物的耐受性而導致用藥量不斷增加時,咖啡因就不僅作用於大腦皮層,還會直接興奮延髓,引起陣發性驚厥和骨骼震顫,損害肝、胃、腎等重要內髒器官,誘發呼吸道炎症、婦女乳腺瘤等疾病,甚至導致吸食者下一代智能低下,肢體畸形。

所以,適度、適量、健康科學地攝取咖啡因才是“硬道理”。

不看不知道

危險的咖啡因飲料

美國“能量飲料”目前已是高達49億美元的產業,僅2006年就有超過百種的新飲料推出,其中許多品牌所含的咖啡因都要比傳統的汽水高出1—2倍。

但小學和中學的青少年都對它們樂此不疲,也因此吸收了過量的咖啡因導致上癮。

在美國的聖路易斯,當地的青少年在上學前,通常會先到咖啡館去購買“特調咖啡”。小兒心髒科醫生安琪拉·夏琦(Angela Shaggy)認為,兒童上癮似乎已成趨勢。過去5年來,夏琦醫生的患者越來越多,症狀包括頭暈、昏厥等。她說:“這些小孩都出現脫水現象,因為他們整天什麼都沒喝,就隻喝添加了咖啡因的飲料。”夏琦醫生還說,咖啡因攝入量過高還有更嚴重的後果,容易造成心跳加速、心悸、甚至痙攣等。

據報道,一個16歲的男孩在喝了3/4罐“古柯堿”後,既頭暈又嘔吐,被送到急診室打點滴。急診室醫生起初是以為他吸毒過量。檢驗過血液和尿液後,才發現他是由於咖啡因中毒而導致脫水。

茶、咖啡以及可樂

“神農有個水晶肚,達摩眼皮變茶樹”,中國飲茶的起源可謂眾說紛紜。追溯中國人飲茶的起源,有的認為起於上古,有的認為起於周,起於秦漢、三國、南北朝、唐代的說法也都有,造成眾說紛紜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無“茶”字,而隻有“荼”(tú,一種苦菜;shū,古朝會時所執的玉版)字的記載,直到茶經的作者陸羽,方將“荼”字減一畫而寫成“茶”,因此有茶起源於唐代的說法。其它則尚有起源於神農、起源於秦漢等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