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結廬在人境(2 / 2)

“對不起,是蘇某疏忽大意了!”

“不不不,都是這個人!你是誰啊?我怎麼都沒見過你!”一農民指著黑大漢叫道。

黑大漢抱拳道:“在下展鵬,是新搬來這邊的!”

眾鄉親麵麵相覷,半信半疑,但看著他那魁梧的身材,卻還是一言不敢發,蘇軾眼看局勢快要鬧僵,趕緊打圓場道:“算了算了,都怪蘇某不好,這位展兄弟也是急著要幹活兒,如有什麼對不住大家的,蘇某在此先賠個不是了!”

眾人見蘇大人如此,也無奈罷手退開,將昏厥者抬到了旁邊的樹蔭下,蘇軾跑過去道:“大家都先休息一下吧,我這就去拿水,等這太陽下去些,我們再幹不遲。”

眾人點了點頭,蘇軾轉身跑到了茅棚那邊,就見展鵬已經在那邊挑起了擔子,“展兄弟,慢些來,蘇某來幫你。”

展鵬笑道:“謝謝蘇大人,這點體力活,不用幫忙。”

蘇軾笑道:“展兄弟,原來也是個粗中有細的人。”

“哈哈哈,展某被太陽曬慣了,卻苦了那些鄉親了。”展鵬大笑道。

蘇軾道:“有你這份心,相信鄉親們也不會怪你。”

展鵬笑了笑,三步兩邁地便挑著擔子走到了鄉親那邊,打開水桶將木碗分給了他們,蘇軾則捧著籃子,將饅頭遞給大家。看著鄉親們又歡心地笑了,蘇軾身上的累便去了大半,想起曾經為了宜州旱災,而為百姓請命開放國庫糧倉,雖未能及時,但為人民盡了一份力卻還是快慰人心。如今躬身田地,和百姓共飲勞作,這樣的機緣不是朝廷裏那些高官們能夠擁有的,這也讓蘇軾更加體會到了百姓的辛苦,更加珍惜勞動所獲得的快樂。

“大人,在想什麼呢?”一年紀較長的農民問道。

蘇軾笑了笑,道:“這饅頭,讓我想起了我老家眉山的味道。”

“是嗎,大人可別說笑啊。”

“誰說笑了……”說著,蘇軾便大咬了幾口,嘴巴裏麵還嚼著便笑著道,“這勞動過後的糧食最是香甜!”

看著蘇軾鼓嘴說話,笑起來像個孩童,大夥不禁都笑了,其中一個黃臉的大哥叫道:“和蘇大人家鄉的饅頭一樣,今天的饅頭肯定非常好吃!”

“大夥快吃啊!”

“哈哈哈……”蘇軾大笑著喝下一碗水,道,“大夥兒別噎著了,還有很多呢!”

看著他們大口大口地吃著白噗噗的饅頭,蘇軾臉上又露出了欣慰的笑,因為這些快樂都不是以往所經曆過的。人隻要活下去,就一定能尋得有趣的事情。

“大人,給!”

“這是!”蘇軾接過木碗,驚異道。

展鵬笑道:“知道蘇大人好酒,小的特地帶了家鄉的酒。”

蘇軾微笑一聲,仰頭一飲,歎道:“好酒!”

展鵬舉杯笑道:“來,幹!”

----

日落黃昏,倦鳥歸林。

蘇軾提著籃子,肩上掛著髒毛巾,一步一步地走在樹林小道間。雖說上頭的官員對蘇軾都很是客氣,但這幹活的農場卻離“蘇府”相當之遠。

蘇軾雖是從小習武,劍法出神入化,內力雄厚深不可測,但是幹農活,卻是沒那麼得心應手。雖然上次也帶頭開墾過一些土地,但工期剛開始,就被陳季常拉去喝酒了,所以這次,真的是感到從未有過的勞累。

他拖著疲憊的身體,裸露的臂膀被今天的太陽曬得火辣辣的疼,但他卻還是依然很開心,如果這時回到茅屋,王弗能在家煮上幾道小菜,自己洗個熱水澡,然後再舒舒服服地痛飲上幾杯,那真的是人生一大快事。

一想到這裏,蘇軾心裏真的是無比的癢癢,一種莫名的激動立馬湧上心頭,促使他立馬飛奔著跑回茅屋,就好像中了狀元要回家報喜一樣歡快。

但當他打開門的時候,裏麵一如既往,空空如也,沒有一絲生機,隻有黃庭堅送給他的那些書,還在桌案頭上,隨風翻頁。

蘇軾微歎一聲,轉身走入柴房,雖然王弗不在,但吃飯的大事自己卻依然要解決。

夜晚迅速降臨,蘇軾好不容易才做好了一碗麵,捧在掌心,熱氣騰騰。他剛吃了一口,就想起了白天展鵬的那壺烈酒,一時酒蟲又爬了出來,便走到書桌前,提起當日白雲居拿來的那壇酒,可晃了兩下,裏麵卻早已沒有了料。

蘇軾無奈地歎了一聲,忽聞外麵傳來一聲輕不可聞的笑聲,轉頭一望,窗外正飛入一泓傾瀉的清泉流河,燈火映襯之下,閃爍紅光,仿佛琥珀藏寶。

驚奇之間,蘇軾一斜身子,飛撩案上酒杯,伸手在空中一探水月,旋轉再定,傾灑的水流已盡數吸盛入了酒杯之中。

蘇軾才堪堪站住,就聽見窗外有人語道:“喝我的酒,一定要用我的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