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燈塔1(2 / 3)

高中畢業後,所有同學都下鄉插隊,我跟海濂比較有緣,下放在同一個方向的不同公社,我們有時候會在返鄉時乘坐同一個輪船沿姑溪河前往,我要比他提前幾站下船,海濂則繼續航行到當塗縣黃池站。隻是當時前途渺茫,大家心情都不太好,即使是同行,也常常相顧無言,全然沒有了當年鬼混時的喧囂感覺。再後來恢複高考了,菜九也奉父母之命回家複習迎考,能得風氣之先的海濂應該是早於菜九回家複習的。學生時代就沒有好好學習的菜九,已對學習產生了相當大的排斥,複習也提不起勁來,更屬意於當兵。於是,鬼混似複習的菜九,有時也會溜到海濂家去消磨時間。海濂家的臨戰景象,更反襯出菜九的鬼混-------他家的牆上貼滿了英語單詞,甚至於天花板上也貼上了。但海濂是個非常仗義的人,他並不會因為複習的時間非常寶貴就不樂意菜九之流上門鬼混。他會放下一切事情,跟菜九之流聊天,他的知道的事可真多,文革前電影界文藝界的事,他全知道,如數家珍,滔滔不絕。因為文革,也因為菜九身處縣城信息閉塞,對海濂所說的文藝界軼事,如聽天書。菜九的孤陋寡聞當然絕非僅限於藝術界八卦,就是對當時最應該關心的填報誌願,也表現出絕對菜鳥特色。菜九的數理化最差,所以填報誌願為中文、曆史,之外就再也不知道文科還有什麼專業,至於學校,當時也隻知道安徽大學、安徽師範學院。隨口問了海濂的誌願學校,他也含糊其辭地說,那還不是差不多。到了高考結束,菜九當然是不出所料地落榜,而海濂則眾望所歸地高中,並且考上的是中國科技大學。海濂的實力是令人信服的,而海濂的低調,也讓菜九印象深刻,如果他真的報考什麼安大、安師院,也實在是太委屈他了。在當時向科學進軍的大背景下,中國科技大學是所有考生心目中的聖殿,且不說菜九不用功,就算是拿出吃奶的勁,以菜九之資質,也絕不敢對中國科技大學心存非分之想。

菜九當兵也沒有當成,在灰溜溜地返回農村勞動時,正好與回公社辦理戶口遷移的海濂同船,值此,兩個非常要好的同學,基本上已劃歸了兩個階層,海濂在天上,菜九在地下,其中有多少尷尬,真是一言難盡。不要說當時大家都二十歲不到,即使到了今天年過半百,要從容麵對這種場麵也非常不易。好在海濂的一向低調素質,讓菜九不至於太難堪,他非常體諒菜九,給了我很多鼓勵。當時,菜九心頭萌生了一種較為強烈的衝動-------如果上不了大學,我將失去這麼一個好朋友。至少,這種強烈衝動在菜九身上持續了相當一段時間,成為我告別鬼混、向往高考的動力之一。於是乎,相當奇跡的事發生了,菜九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把整個中學階段都沒有學會的數理化搞得有點清楚了。高考前有一樁怪事,又將海濂與菜九聯係在一起了。有一天,海濂的鄰居石茂山院長到菜九家玩,吃飯的時候他對老爸說,他這一輩子就見到兩個靈光的孩子,一個是海濂,一個是菜九。石老自己有好幾個孩子,海濂家也是好幾個孩子,菜九家也是好幾個孩子,他偏偏隻挑了兩個,這不僅讓老爸非常意外,也讓菜九迷惑不解。菜九與海濂除了關係好之外,實在沒有什麼可比性啊。但石院長的話,也讓菜九再一次鼓起了幹勁,菜九再不堪,也不能落後太多啊。托海濂的福,也承蒙老天爺垂憐,菜九總算僥幸地考上大學了。入學的時候,海濂親自到合肥火車站迎接菜九,老友相聚於大學時代,非常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