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3 / 3)

望著鴻文那喪魂落魄的樣子,曼茹知道自己的複仇成功了。這些日子,她看得出來鴻文的家庭生活並不幸福,看得出來他對自己的迷戀,看得出來,當自己和別的男人縱情歡笑時,他妒火中燒的樣子。應當讓他為自己的過失付出代價,否則,天下就沒有公理存在。她想過,我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樣,到處賣弄風情,吸引男人;我為什麼到什麼地方,都想招人注目,顯示自己,證明自己。我曾是一個潔白如玉的女孩,我曾想平平靜靜的、在愛情、親情和友情中甜蜜度日。鴻文,是你改變了我的命運。你讓我嚐受到了苦澀的初戀,你讓我對自己再也沒有自信,你讓我一生都得證明我不是沒男人要的女人,你讓我永遠生活在不安和痛苦的回憶中。天真爛漫的曼茹不存在了,無憂無慮的曼茹不存在了,愛情的花兒還沒綻放便枯萎了。不知怎得,當曼茹感到自己成功了,該放手了,她的心裏卻高興不起來,她的心反而覺得無比地悲涼,無限地感傷,她也在為自己的命運喊不平。

西方大部分人都是相信基督教的。《聖經》中寫道: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當我們蒙冤受辱,當我們不知道怎麼辦時,主會幫我們複仇。曼茹不是神,她的恥辱要自己動手來嚐還,要代替神的角色,所以,這就讓她陷入到感情的泥潭和無限的風波中去了。

曼茹的複仇,讓鴻文舊情複燃。人是有感情的動物。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有兩麵性的。對一個人,天天去想他的優點、去想他身上的誘人之處,就會愛上他;對一個人,天天去想他的缺點,去想他身上令人厭惡之處,就會去恨他。曼茹過去是天天想著鴻文傷害她的事,所以,她才對鴻文恨之入骨。就是參加舞會前,在家裏化妝時,她還是對他恨之入骨,但一來到舞廳,當她感到目的達到,怒氣發泄了後,心中的恨意便逐漸消散。此時,看著鴻文喪魂落魄的樣子,又會引起她對往事的記憶,畢竟那些往事是美麗的,會讓她想起自己的青春歲月,學生時代。此時,鴻文對她的種種好處便會顯現在她的腦海,讓她去回味、懷戀。再說,這些日子,在她一次次去誘惑鴻文時,她也感受到了那種新鮮、刺激、讓人興奮和衝動的感覺,使她不能自持。鴻文曾是她愛過的人,他身上必有值得她愛的地方。她是有家室的人了,她還愛著她的丈夫,她知道自已隻能理智行事,不能感情用事。但她畢竟是人,不是神,有著喜怒哀樂,七情六欲。跳舞時,她一次又一次地離開,雖然她的目的是讓鴻文步步上勾,但也是讓自己的激情平複下來,提醒自己,別做錯事。

鴻文的本性並不壞,隻是生長環境不同,讓他的性格、愛好和曼茹、碧瑩不同罷了。過去,他是為了事業而拋棄了曼茹,選擇了碧瑩。和碧瑩結婚後,他又是為了事業而冷淡了碧瑩,讓她感到他是沒有感情的動物。他是事業型的人,常常將男女之情看得很淡。現在,當他不用再把時間、精力、心血花費在事業上時,他才明白,他追求那一切的目的,也是為了讓人生變得美好。他現在想享受人生了。他了解自己,知道他是一個沒有藝術細胞的人,讓他去生活在一個由藝術和想象而幻想出來的世界裏,他很難做到。碧瑩每天的工作是作畫,是將生活美化成她想象的樣子,再用畫筆表現出來;君浩每天生活在音樂的海洋中,讓思想在那感情的天空翱翔。鴻文和曼茹一樣,是務實的。他倆追求的是現實世界的生活,都喜歡有血有肉的人,喜歡新鮮有趣的事,喜歡能給人刺激、讓人興奮的激情,喜歡人與生俱來的本能和歡愛。他們的心飛不起來。現在,他想從曼茹身上得到碧瑩不想給他的東西。曼茹呢,為了複仇也想讓他身上的這些感能複蘇。讓曼茹想不到的是事,在她報複期間,在喚醒鴻文身上原始的天性的同時,也會喚醒她內心的那種原始的欲望。

曼茹複仇成功了,鴻文現在是離不開曼茹了。曼茹應當將鴻文拋掉,讓鴻文獨自去痛苦、去悔恨、去懺悔自己的過失;曼茹應該回到自己的生活中來。人的欲望是無窮盡的。曼茹沒有罷手,她還想品嚐一下勝利的滋味,她不清楚,這樣做就會事與願反。因為那些為了報複而刻意去做的一切,當沒有怨恨和怒氣籠罩時,便隻剩下了人的本能。那些由此而產生的刺激、興奮和快感,會象毒品般讓人玩上癮,欲罷不能。曼茹過去是為了報複,所以,她對君浩的愛是純潔的。現在,她再去參加聚會,就成了想去玩成人遊戲了。當她看著鴻文那孤獨、失意、悶悶不樂的樣子,她便能聽得進他對她的懺悔了;當他向她低下頭來,難過、傷心地訴說他的悔意時,便會讓她回憶起往事,回憶起學生時代那純潔、美麗的愛情。往事會讓她陷入愛的迷途。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是對別人而言,是說有了婚姻,無論是男是女,你就不能再有別的戀人。婚姻是愛的天堂,是說有了婚姻,夫妻的生活就會象生活在天堂中一樣。否則,生活將不堪設想。

生活真會開玩笑。曼茹是愛君浩的,她隻是想報複鴻文才接近他的;鴻文是愛碧瑩的,他也隻是想向碧瑩邀寵才接近曼君的,他們的舉動都將適得其反。而他們越是這樣,越是讓君浩遠離曼茹,讓碧瑩遠離鴻文。君浩在疼痛中思索著怎麼辦,碧瑩越來越沉浸在自己感情的世界裏,沉浸在自己想象的天地中。而且,君浩的影子,常常在她想象的天空隱現,就象他的音樂一樣,出現在她的夢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