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三種人:第一種人隻會回憶過去,在回憶的過程中體驗感傷;第二種人隻會空想未來,在空想的過程中不務正事;隻有第三種人將現實與理想完美結合,高瞻遠矚,腳踏實地。隻有將昨天、今天、明天的事情都打理妥當,才能走好漫漫人生路。
如果一個人鼠目寸光,其前途成就也就有限。高瞻遠矚的人,才能成就千秋的事業,這便是智慧的大小有別。一個人壽命的長短,關鍵在於你能不能把握。有些人活了幾十年就死了,不懂得如何把握,所以說:“小年不及大年。”
有些人做事隻圖眼前利益,而不會為長遠打算。眼前可以得到的利益總給人一種實實在在的感覺,短視的心理卻常常使人們失去本應該能夠得到的美好事物。也許人們認為自己的行為更注重現實,而實際上是自己將未來的發展與成功的機遇白白浪費掉了。沉湎過去和未來就會迷失現在的一切,包括自己本身。
《莊子·逍遙遊》中提到了出外旅行的事情,到近郊的草木間去,一天在那裏吃上三頓,回來了肚子還飽飽的;假如走一百裏路呢?就不同了,得帶一點幹糧,說不定要兩三天才能回來;如果走一千裏路,那就要準備帶兩三個月的糧食了。
莊子在告訴我們出門旅行該怎麼準備,但實際上他講的卻是人生的境界。假如把人生看做一場旅行,目光遠大的人,就要有遠大的計劃;眼光短淺,隻看現實的人,恐怕隻能抓住今天。我們應該做的不隻是擁有今天,還應該抓住明天、後天,抓住永遠。如何抓住永遠?隻有讓你的人生持續發展,為今後的旅程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走得更遠,而非永遠停留在一點。
有一個人經常出差,經常買不到坐票。可是無論長途短途,無論車上多擠,他總能找到座位。
他的辦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耐心地一節車廂一節車廂找過去。這個辦法聽上去似乎並不高明,但卻很管用。每次,他都做好了從第一節車廂走到最後一節車廂的準備,可是每次他都用不著走到最後就會發現空位。他說,這是因為像他這樣鍥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實在不多。經常是在他落座的車廂裏尚餘若幹座位,而在其他車廂的過道和車廂接頭處,居然人滿為患。
他說,大多數乘客輕易就被一兩節車廂擁擠的表麵現象迷惑了,不大細想在數十次停靠之中,從火車十幾個車門上上下下的流動中蘊藏著不少提供座位的機遇;即使想到了,他們也沒有那份尋找的耐心。
眼前一方小小立足之地很容易讓大多數人滿足,為了一個座位背負著行囊擠來擠去有些人也覺得不值。他們還擔心萬一找不到座位,回頭連個好好站著的地方也沒有了。與生活中一些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害怕失敗的人一樣,這些不願主動找座位的乘客大多隻能在上車時最初的落腳之處一直站到下車。
急功近利是人性的一麵。許多人貪圖小便宜,往往為眼前的小利益而迷惑,殊不知在得到的同時卻往往失去更多。生活中,我們常常被眼前利益的絢爛外表蒙住了雙眼,寧願一直低頭享受那片刻的短暫歡愉,也不肯抬起頭望望遠方,去尋找更大的空間。隻為眼前利益的人,受人性所限,隻會陷入庸人自擾的無邊煩惱;唯有立足長遠的人,才能突破人性的瓶頸,活出智慧人生。
星雲大師曾說,“沒有規劃的人生容易隨波逐流,一無所得。”很多年輕人都在迷茫,前途究竟是什麼?其實,前途是一次有計劃的旅行,執著而有遠見,自信而把握關鍵,便能擁有一張人生之旅永遠的坐票。
【星雲開示】
最好的生涯規劃是把自己規劃成:自覺的人生、自度的人生、利他的人生;在生活中,要有淨化的感情,要有善用的金錢,要有德化的處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