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懂得低頭,學會吃虧—星雲大師談謙和(1)(3 / 3)

俗話說:“滿招損,謙受益。”驕傲自大、孤芳自賞的人,常因“鼻孔朝天”而四處碰壁,人生的領地越來越小。而謙虛的人卻能時刻保持謹慎誠懇的姿態,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於是人生之路越走越順。

【人生道場】

“牆角的花,你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冰心這首雋永的小詩是對孤芳自賞者最好的回答。星雲大師也以花作喻:任何好品種的花朵,如果隻會孤芳自賞或自命清高,它就永遠是野花,不登大雅之堂了。因此,打開人生天地,首先從打開自我,包容萬物開始。

《易經·泰卦》中說:“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於中行。”這一爻為陽爻,但是居陰位,表示它有包容心,能用安泰、通泰的精神包容無能之輩和邊遠地方的人。“包荒”,包容廣大,包容有缺點的人甚至無能的人,也能包容那些偏遠地方的賢士,“朋亡”又表明包容不等於結黨營私。這樣做實際上就是“中行”,走中正的道路。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也應該懷有包容之心,以謙讓豁達來贏得更多的朋友;不要結黨營私,局限在某個小團體之內,更不要自尊自大、孤芳自賞,走到孤立無援的地步。

方圓是個非常優秀的青年,頭腦一向很聰明,在大學期間是令人羨慕的“學習尖子”。或許正是因為他太優秀了,所以其他人在他眼裏簡直不值一提。

他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時時感到自己是“鶴立雞群”。不僅周圍的同學他看不上眼,連一些教授他也不放在心上,因為他們講的課程對方圓來說實在太簡單了。

學業上的優秀使方圓逐漸形成了一種優越感,因而在人際交往上常常變得極為挑剔,容不得別人有一點毛病。一次,有位同學向他借了一本書,書還回來時弄破了一點,雖然那位同學一再向他表示歉意,但方圓仍然無法原諒他。盡管礙於麵子,他當時什麼話也沒說,然而從那以後,他再也不願理睬那個借書的同學了。

漸漸地,方圓成了其他同學眼中的“怪人”,大家不敢再和他交往,甚至不願意和他交往。當然,這種“集體排斥”並沒有阻礙方圓在學業上的成功。

方圓的功課門門都很優秀,年年都獲得獎學金,還曾代表學校參加過國際性競賽並獲得了獎項。許多老師和學生都一致認為,他是一個難得的“天才”。

數年寒窗苦讀後,方圓以優異的成績畢業,順利進入一家待遇優厚的大公司。他心中對未來充滿了憧憬,準備幹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來。不過,上班後的生活遠遠不像在學校裏那樣簡單,每天都少不了和上司、同事、客戶等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方圓對此感到十分厭煩。原因在於,他在與人交往時仍然抱著那種挑剔的心理,一旦與人接觸就對他人的弱點非常敏感。

畢竟,方圓太優秀了,很少有人能夠和他相提並論。他對別人的挑剔越來越嚴重,逐漸發展成對他人的厭惡。他討厭那些平庸的同事、低能的上司,有時甚至說不清對方有什麼具體的缺陷,但他就是感覺不對勁。

長此以往,方圓與周圍的人關係搞得很緊張,彼此都感到很別扭。他經常與同事鬧得不可開交,也往往因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與上司發生齟齬。

終於有一天,方圓徹底變成了一個無人理睬的閑人了。盡管他確實很有才幹,但上司卻不再派給他任何任務,同事們也像躲避瘟疫一樣遠離他。在走投無路之際,他被迫寫了一份辭職書,結果馬上得到批準。

隨後,方圓又到別處應聘,可是一連換了四五家單位,竟然沒有一處令他感到滿意。這位原本前途遠大的青年,心情變得越來越苦悶,日益形單影隻。在巨大的痛苦煎熬下,他的精神逐漸崩潰,最後被送入了一家精神病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