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主持人職稱評定與業務科研 (4)(2 / 3)

2量體裁衣

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閱曆、知識結構和思維意識,所以性格特點、誌趣愛好、表達方法不盡相同。作為一名成功的節目主持人,在角色的定位時,應首先從實際出發,針對自己的基本能力做一個科學的評估,然後再選擇一個更適合的節目去主持,這就是通常所說的量體裁衣。如果明明擅長綜藝性節目的主持,而偏偏走進政策性較強的評論性節目;或者本來更適合主持小型服務類節目,卻願意主持有轟動效應的大型晚會,這樣即便是能應付得了,隻怕也是不完美、不成功的。在日常的電視屏幕上,我們常常看到一些主持人,因不適應所主持的節目而出現的力不從心、言不由衷、不知所措等現象。碰到如此狀況,主持人隻有努力學習,虛心研究,求教專家,才能做到得心應手。

人的條件不是一成不變的,才幹是在實踐中得以充分鍛煉的,所以隨著事業的發展和受眾的需求,節目會更新換代,主持人應不斷適應新形式,得心應手地發揮自己的多方麵特長,敢於變換角色角度這樣自己的聰明才智才能得以全麵地、更完美地展示。

2欄目的內容定位

主持和內容是相輔相成、同樣重要的。主持人要在提高自身素質的前提下整體把握認識和提高節目內容,采用多種方法力求創新節目內容。

1觀眾的需求

電視節目的最終消費對象是觀眾,因此,觀眾的好評率決定了電視的市場前景,觀眾的需求決定了電視的發展空間。不同的節目時間裏觀眾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早間是電視的黃金時間,大多數受眾的需求是獲得新聞信息,了解國家、城市裏的要聞新事;上午下午的時間,人們比較樂於接受一些信息密度較小的,知識性較強的內容;夜晚,人們傾向於內心的自省,一些娛樂性、思想性、交流性的節目比較適合晚間的這種心態。這些是觀眾自然形成的心態。當前我們的社會正在跨入信息時代,受眾對於大眾傳媒的選擇性在大大加強,同時對於媒介選擇的個性化、專業化傾向日趨鮮明,電視也在適應這一變化,日趨走向“窄播”。在這種情況下簡單地了解觀眾一般的習慣已經遠遠不夠了,要搞好節目的定位必須依據一定的受眾調查,係統量化地了解受眾的具體情況:節目播出時段的自然受眾有哪些?可開發的觀眾有哪些?哪些可以形成穩定的觀眾群?他們的狀態是什麼樣的?他們的文化層次如何?他們關心哪方麵的社會問題?而且這種具體化的調查容易形成節目定位的準確性,在宏觀定位穩定的前提下,有針對性地調整節目微觀定位的一些具體內容。

任何一檔節目,隻有明確地了解了受眾的需求,才可能有針對性地選擇觀眾歡迎的節目內容,從而調動觀眾的收聽熱情,擴大主持人節目的“消費市場”。

2節目特點

1)獨創

一個人思維的獨創性,表現為獨立地思考,獨立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出獨立見解的程度。一個欄目在構思時,不能滿足現成的答案和固有的模式,要敢於創新,突破自我。當然,獨特的思維,並不是單純為標新立異而去刻意求新,而是要求節目構思者有一定的超前意識,想他人所未想,做他人所未做,提出獨到的見解,推出新穎的形式,形成獨特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