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主持人職稱評定與業務科研 (2)(3 / 3)

3選題的重要意義

有了選題,才會有選題的研究,以至表達選題研究成果的語言形式。選題的選擇占有突出重要的位置。有人說,“題好文一半”,“選題好壞是成功的大半”,即選準、選好了研究課題,等於論文寫作成功了一半。這種看法是非常有道理的。具體來說,選題在論文寫作中的重要性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麵:

1確立研究目標。

從本質上看,選題,就是選準所要研究的某一個問題。而問題是思維的起點。人類的思維總是在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的。任何思維都帶有問題性。沒有問題,便沒有思維 ,而沒有思維,就談不上科學研究。“在任何有目的的過程中,目的總是最先的環節;而認 識活動的目的就是在‘問題’中加以確定的。‘問題’規定了一個認識活動過程所要把握的 對象;如果失去了‘問題’這個環節,認識活動從一開始就是不可能”。“千裏之行,始於足下。”沒有課題或問題,便沒有探索的目標和方向。須知,漫無目的的研究是不會有什麼結果的,更不要說取得有價值的成果,寫出一篇有分量的論文了。

2關係論文寫作成敗。

影響論文質量高低和價值大小的因素是多方麵的,但其中選題的好壞無疑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這是因為選題是論文寫作的起點,對論文的寫作發揮著龍頭性 、支配性的作用。隻有選準了題,隨之而來的資料的搜集整理、具體觀點的提煉、研究成果 的文字化(即行文),才是有價值的,有意義的。如果選擇了一個既無實際意義,又不能對發展起推動作用的課題,即使花費了很大的精力,研究和寫作得再好,到頭來也是勞而無功,無價值可言。大科學家牛頓的才華和成就舉世公認,但在晚年,由於他受唯心主義世界觀等因素的支配,錯誤地選擇了“神學”的課題進行研究,寫過不少論證“上帝存在”的論文,雖然態度篤誠,但其研究成果對社會發展和科學進步沒有一點益處,結果使他忙忙碌碌但卻虛度了後半生。

那麼,怎樣才算選準或選對了題呢?有兩個根本的要求:一是指所選的課題要有現實意義, 二是指所選的課題要與研究者自身的狀況相適應。所謂“有現實意義”,是指所選擇的課題 ,其最終的研究成果,既能服務於社會現實,又能促進自身的發展。選擇的課題具有了現實意義,隨之而來的課題研究才會有意義,在課題研究的基礎上寫出的論文才會有價值。

總之,選題是一切科學研究中的一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步驟,人們常把選題水平的高低,作為衡量一個人創造才能高低的重要依據。因此,主持人應通過多讀、多思、多寫的認識活動來不斷培養鍛煉自己的選題能力,以便為自己的研究和論文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 資料的收集

論文的選題確定下來之後,就進入了論文寫作的下一步:資料的查閱搜集。

所謂資料,是指作者在論文寫作中所搜集、占有的一切與論題相關的材料,包括通過實驗、觀察、調查等科研實踐和文獻檢索等途徑獲得的用以表現論文主題的一係列事實、數據和說明這些事實、數據的理論、定義、定理、方法等。在論文寫作中,“資料”和“材料”這兩個概念可以變通使用,其內涵沒有什麼質的區別。

在論文寫作中,觀點和材料必須有機地統一起來。觀點與材料相結合,一是要用正確、科學的觀點指導材料的搜集、整理和運用,二是作者提出的觀點應有充足的材料作依據。觀點從材料中得出,材料恰好是能夠論證作者觀點的材料。材料應該不是遊離於觀點之外的材料,反之,觀點也不應該是脫離於材料的觀點。從觀點和材料的密切關係中,我們可以看出材料在論文寫作中的重要性。

總之,觀點好似論文的“靈魂”,資料如同論文的“血肉”,隻有那些有靈有肉、靈肉交融的文章才是高質量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