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主持人職稱評定與業務科研 (1)(2 / 3)

委員的選定要體現專業、行業特點,以保證評審的專業權威性。同時還要聘請一部分本係統外的知名專家參加,以保證評審的社會性。跨係統組建的評審委員會在確定人選時,要考慮單位的覆蓋麵。

評審委員會成員由與評審級別相同或較高職務的人員擔任。正高級評審委員會一般由具有正高級職務的人員組成;副高級評審委員會一般由高級職務人員組成,其中設置正高級職務的係列,具有正高級職務的委員應占1/3以上;中級評審委員會一般由中級及以上職務人員組成。其中,高級職務人員應占l/2以上;初級評委會委員要具有中級或中級以上職務。

評審委員會每屆任期3年。任期滿後,要按有關規定進行換屆調整,委員可以連任。到期不能調整或換屆重新組建的,要及時向主管部門報告理由,未經同意的不能繼續工作,其評審結果無效。

經批準組建的評審委員會,其委員在任期內因退離休、調動工作等原因不能或不宜再履行評委職責的,組建單位應及時遴選補充新委員,報主管部門批準,使評委會成員能保持批準組建時法定的人數,正常地開展評審工作。

對一些特殊情況,經職稱改革工作領導小組批準,可臨時組建評審委員會,負責指定範圍內的評審工作。評審結束,評委會自動解散。

評審委員會委員一般應是在職人員,應具有較高專業技術水平,作風正派,辦事公道,工作認真,在群眾中有較高威望,身體健康,能正常參加評審工作。負責承擔評委會組建任務的單位或業務主管部門,可選出1~2名符合評委會委員條件的主管領導參加評委會。他們在評委會中與其它委員處於平等的地位,共同按照國家頒布的《專業技術職務試行條例》進行評審工作並在評委會中發揮組織協調作用,但不能以行政領導者的身份幹預評委會工作。

評審委員會設主任委員1人,副主任委員1~2人。主任委員由專家擔任,行政領導可擔任副主任委員。

2答辯組的組建

為真正實現由同行專家進行評審的要求,並做到麵對麵考察,高級專業技術職務采取逐一答辯的辦法進行考察,在考察的基礎上再進行評審。個別不宜采取答辯形式進行考察的係列或專業,也可采用其它方式進行考核,在考核的基礎上再進行評審。中級職務任職資格的評審是否增設答辯的環節,由中級評委會視情況決定。

高級評審委員會在規定的評審專業範圍內,下設若幹專業答辯組。專業答辯組受評委會委托,完成對申報人的答辯工作,答辯組由評委會根據專業性質分別組建,數量不作統一規定。

每一個答辯組一般由3名同行專家組成,設組長一人。評委會委員應盡可能參加答辯組的工作,專業相符的委員可擔任相應答辯組的組長。答辯組成員應具備的條件與評委會成員的條件相同。授權組建高級評委會的業務主管部門或單位,在上報評委會成員的同時,需將答辯組的設置與答辯組的成員同時上報職改辦備案。答辯組成員由評委會聘任並頒發聘書,任期與評委會成員相同。

答辯組對申報人的專業情況、技術水平進行客觀考察,負責寫出“答辯意見”,供評委會評審時參考。答辯組不具有否決權。

3 評審工作程序

評審程序是指對評審全過程的工作流程和方法的規範。為使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工作更好地體現客觀公正的原則,進一步保證評審質量,從專業技術人員提出評審專業技術職務的申請,單位進行推薦,到評審委員會組織答辯、評審以及對評審工作的管理、監督,這中間的工作環節是按規定的順序和要求去運作的。這是社會化評審的需要,也是建立公開、公正、公平的評價機製的需要。

1、申報

符合以下要求的,本人可以向單位提出參加專業技術職務評審的申請。

①從事的專業技術工作在國家頒布的專業技術職務係列範圍內;

②申報的職務和級別符合確定的設崗原則;

③能履行申報職務規定的崗位職責,具備申報職務所要求的技術水平和能力;

④符合所選係列規定的學曆、資曆;雖不具備規定的學曆曆,但在專業技術工作中有突出成績和貢獻;

⑤按規定參加外語考試、專業知識考試並取得合格成績。

2、推薦

專業技術人員所在基層單位的推薦工作是把握好評審質量的一個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