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離殤之痛(2 / 2)

程丹陽老先生,本來還在給猴子做闌尾手術,蘇勖火急火燎地踹開手術室的大門,二話不說就拉著程丹陽出來,書院都要發生大事了,實驗做不做都無所謂。最主要的就是想方設法留住陳華。

聽老蘇這麼把事情的原委一說,程丹陽那裏管的著那隻還在麻醉中的猴子。老頭子雖然久居蜀中,不知道隋末的戰亂造成了天下多少蒼夷,但活到他這個歲數,還是知道某些事的厲害,就比如打仗吧,會死多少人不清楚,總之一去不複返之人比比皆是。

“都快當爹的人了,怎可這般兒戲,你若有何三長兩短,你叫那一屋妻兒如何安家?”程老爺子,也是和蘇勖站在了一條戰線上,很氣憤地怒斥陳華的不負責任。

老蘇也在一旁添油加醋,道:“長安城多少寡居婦人,朝廷雖常常照拂,但如今她們的生活哪一個過的閑適?你這一去,丟下的妻兒,誰人替你照看?”

這兩個老頭,平日裏陳華都把他們當成長輩的看待。這架勢,就好比家中的長輩站出來說你這樣做不對,難道你還能和他們頂嘴一句?

苦笑著整理著今天做出來的木條,兩老頭都在氣頭上,說多了,指不定他們二人都會認為是不正確的。而且,礙於機密,陳華也不會講此行的目的說出來,所以,他們嘴裏的應征去遼東打仗,其實隻是他們猜測而已,又因為陳華不能辯解,所以就成了板上釘釘的事。

“蘇老,程老,此事,小侄容後才給二位詳談。現在,我得趕時間,把手上的事完成了。”砍了兩天的木頭,做成了許多方方正正的條形木條,這些東西,都是陳華有用之物。自己不能看著兒子出生,但總能夠給他們做兩架嬰兒車和嬰兒床,這算是彌補一點缺憾了。

程丹陽和蘇勖兩位的勸解,就像打進了軟綿綿的泥巴中,居然絲毫沒有影響陳華的決定。看來得下猛料啊。兩人心裏都這樣想著。不約而同地點頭,道:“你今天不把話說清楚,我們二老就不走了。大不了,老夫兩人身子骨還康健,陪你走一遭遼東便是。你都不怕死,老夫兩人一把老骨頭,自然也不怕死了。”

兩個老頭很執拗地將了陳華一軍。也隻有真正把你當晚輩看待的老人,才會如此苦口破心,甚至不惜拿自己來威脅你。能夠結交到這二老,算是陳華的幸運了。

陳華都不知道,該怎麼給二老說明情況。他甚至都快衝動地說出,自己不是去遼東,而是充當出使新羅的使臣和新羅王達成同盟的關係共同進攻高麗。隻可惜,這是機密,說不得。

陳華無助感頓生,原本以為,最不好對付的因該是婉兒和謝韞二人,沒想到,自己去新羅的事,居然過不了這兩位老頭的關,怎麼說老蘇也是一位駙馬,難道大唐的榮辱他就不在乎,難道他就沒有報君恩情之心。

哎,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文天祥那種,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豁達心態。至少,麵前的兩位老頭不是,他們看待打仗,就像看待某種可怕的疾病一樣,生怕沾上了半點,一點都不愛國。

苦笑著搖頭,二老這是要舍身救我啊。

“蘇老,程老,你們的心意,我是知道,隻是……”話還沒說完,陳華就看見了挺著大肚子的謝韞從遠方疾步走來,這位可是書院的“熊貓”,更是陳華的心頭肉啊,看見她,陳華立刻就服服帖帖,啥事兒都好商量。沒辦法,懷孕的女人是最大的,古往今來不變的道理。

“你怎麼出來了,不是讓好好在屋子裏休息麼?胎教做了沒有,音樂彈給兒子聽了沒有?三字經百家姓都說給他們聽了沒有。”要理解一個為人父的人,雖說陳華的性格,是那種吊兒郎當型,但總有轉正的那天,如今他就變成一個非常有關愛心的男人。

陳華喋喋不休地關心聲,落謝韞耳裏,就是催淚的瓦斯彈。他每說一句,謝韞的眼睛裏就多了一層霧,最後霧氣變成露水,終於忍不住地從她那紅紅的眼眶中漱漱落下。

“我為孩子做那些幹嘛,我的相公,都要出征了,我的心,也跟著死了。”

又是一個讓陳華頭痛的存在,好了,陳華終於體會到什麼叫離殤之痛了。

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鹹陽橋。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

兵者,禍誒!這就是古人的離殤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