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離殤之痛(1 / 2)

去新羅的事,已經定下來了,擇日出發,而且還必須是秘密不宣。選擇的路線,也是從山東萊州出發,坐船飄到新羅國去。當然,老李派陳華前往新羅當使臣,也不是讓他一個人單槍匹馬,至少應允陳華的要求,四方館的李義表和王玄策這兩個傑出的外交官,陳華已經向老李要人了,至於老李說派幾個大內高手隨身保護,陳華沒意見,不保護他,保護大唐朝其他官員也是應該的,自己不能一個人做主,就把一起去新羅的官員都給往危險的路上推。

陳華答應了去新羅,最高興的,自然是老李。這小子剛才明明是出去了,然後居然折返身來,老李當時就不明白,這小子是要幹啥,隻見他長身一揖,居然是自告奮勇去新羅,老李慰藉嫣,心道大唐朝,還是有願意站出來,為了國家利益願意犧牲個人幸福的年輕一代。老李甚至似乎看到了青黃不接的朝堂,突然就變成了綠油油的良田,原本醉醺醺的腦袋,一下子就清醒不少,大有拉著陳華促膝長談。

去新羅的事,也就成了事實。原因無它,老李至少對陳華還是照拂的,就連李靖老爺子一大把年紀了,都願意請纓出戰,他這麼個掛著侯爵頭銜,又是身強力壯的人,不去前線打仗,隻安排聯絡友軍的工作,還是能夠犧牲一下自己,隻是,答應了老李,回去之後該如何向家裏的那兩位交代,那就是另一回事兒了。

接下來,留給陳華準備的時間隻有短短的三天。這三天的時間,陳華就一直待在玉山書院,每天清晨拿著斧頭去玉山山澗的密林中伐木,完了拖著一捆捆的樹木回到玉山,玉山上的人,完全看不明白他要做什麼,隻覺得院長好像很趕時間的樣子。

他難不成又要走了吧?

瞧出點端倪,又從別人那兒聽的些許閑語的蘇勖終於忍不住決定要找陳華談談。這小子可是有前科,甩下書院,然後去了江南,一去就是半年,可不能讓他在跑了,如今玉山書院規模如此大,蘇勖一個人管理起來,也頗覺費力。再讓他當代理院長,可是要了他的老命呢。

陳華的木工活不錯,山上伐來的圓木,去皮打上墨線,用鋸子鋸成小截小截,在放在木架上固定,用刨子刨出一卷卷的刨花,等腳下堆了厚厚的刨花後,一截白花花整整齊齊的方形木條就弄成了。

蘇勖就蹲在陳華旁邊,看著這小子認真當木匠,他都不忍心打擾。

不過,蘇勖是那種,有事不問不快的人。

“你這是準備要走?”冷不丁地,蘇勖一句話,就讓把陳華從忘我的工作中拉回現實。本來打算不給任何人說,直接等最後啟程的那天,再給大家告個別,但蘇勖這老頭問上門來,紙包不住火,看來是時候給眾人解釋一番了。

頭痛啊!

陳華點了點頭,他走之後,玉山書院,又要交到老蘇手上管理了。:“是打算最近離開長安一段時間。”

“是去遼東?”老蘇知道,遼東即將打仗的消息:“你這種情況,按道理,是不應該去打仗的?聖上和軍部那幫人,難道是老糊塗了,非得把你弄上去才甘心?刀劍無眼,打仗豈能是兒戲兩字就能忽悠過去的?”

老蘇有些生氣,按照唐律,陳華這種還沒成親的獨苗,是不允許上戰場,他大致猜準了,陳華肯定是要去遼東,所以才回莫名其妙地做這些事情。

古來征戰幾人回?這家夥,是要去上戰場啊,生死未卜呢,隔誰家,肯定現在都是齊整整地哭成一團。老蘇恨鐵不成鋼地問道:“你就沒拒絕過?老夫見過有太多像你這樣的才俊,他們上了戰場,最後都變成了一堆黃土,若是他們活到現在,哪一個不是有驚天大才?不行,你小子要去遼東,老夫說什麼也要拉住你,老夫勸解不了你,還有那麼多書院的人,總有一個能勸住你的,老夫這就去把他們叫來。”

這老頭一時想不出辦法,居然生氣地拂袖而去。

沒過一會兒功夫,就看見四麵八方,三三兩兩跑來了不少人,就連大著肚子的謝韞,也疾步而來,顯然是被老蘇報信之後驚嚇到了,一臉焦急的模樣,全然不顧自己身懷六甲,一副欲聞丈夫要出征,焦急擔憂巴不得抱著丈夫將他留下來的弱勢女子。

現在好了,老蘇這個傳話筒把要去遼東的事,在書院裏麵傳了一遍,跑來問候的人不少,都是熟麵孔,原本陳華打算最後一天才告訴他們,現在隻怕是要先和他們打招呼通聲氣兒。

“老程,你說說這小子,好端端的,他要跑去遼東那地方打仗。要不是老夫見他這兩天怪異,還真不知道,這小子瞞著我們大家,做出了這樣的決定。他以為打仗,就是去玩啊,幾十萬人,說死就死,屍骨都可能找不到,我們一起勸勸,希望能把他留下來。”